第140章 盛世来13(第3/5页)

他当初也是被父皇带着亲去边关,才知道百姓之苦,边关将士之苦。

顾璋板着脸:“我可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放水。”

明盛帝:“自然。”

顾璋又追加:“我也不会任由他们在学堂里仗势欺人。”

明盛帝也应道:“我下令,不让他们暴露身份就是。”

顾璋提了好些要求,明盛帝一一应下,连任打任骂都应下,还说给他赐金龙教鞭,可打皇子手心。

顾璋:“……”

真要按这个来,那些皇子,怕是要成地里的小白菜了。

真是亲儿子吗?这也太严厉了,要是他肯定舍不得。

顾璋想了想,这样也不是不行,就当来几个旁听生了,对百姓也是好事。

不过人多了恐怕麻烦多,只来三五人比较合适。

明盛帝也不在意,毕竟更小的皇子可能也听不懂,更大的皇子都结束学业了,于是从六皇子往后数了五个,确定了这事之后,又说道:“我派人调查过了,许多番邦来的东西,确实如瑶光所言,颇为奇异。”

顾璋也知道明盛帝派人去调查,毕竟也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说的话,就吭哧吭哧砸那么多钱进去,养一支军队,是极为耗费钱财的。

若不是匈奴已定,明盛帝肯定不会考虑养一只水师。

顾璋和明盛帝两人说着有关水师、海外的事情。

千里之外,姜家。

姜富商收到了姜柔的来信。

信中字字句句,很是柔顺,先是关心父母身体是否安康,又特地写了些极为贴心的话,让姜富商颇为开怀。

而后姜柔才说了姜富商最关心的事,她说,她已经得夫子青睐,名声不错,也得了几个京城世家子弟的关注,在学校站稳了脚跟,不过出身太低,想要事成,还需娘家帮扶。

姜富商看到这里,心情大好,朗声大笑道:“哈哈哈,不愧是我女儿。去取一千两来,我要去拜访唐大人!”

姜富商虽势力,但是能成富商,也是有优点的,他很快就搭上关系,以“为小女自豪”为由,出钱出力支持姜柔所做的水车在家乡发展,传播。

这种水车本就适合当地环境,还效率极高,使用方便,有人大力推广,做好了直接给人送去用,不用白不用,用了就难免夸好。

姜柔一下就在家乡扬名了。

“真是聪明,才跟着小农神学了多久?就能做这么厉害的东西了。”

“能想出这么好用的东西,不得了哦。”

而远在京城的姜柔,看到父亲姜富商的回信,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表情也不似信中字里行间那般柔顺,眼中满是明锐的神采。

她在课堂上依旧积极表现自己,无论遇到歧视、无视、轻视都面不改色,我行我素。还积极带动所有人,尤其是许多内敛不愿表现自己的女孩一起。

她的眼底藏着野心,对着怯生生过来询问“姐姐为什么一点也不怕?”的巧儿,只抚摸着巧儿被沉重的活计压弯的背脊,没说话。

但心底却有声音轻轻回答,她要天下人都知道她的名字。

即使她赌输了,也会有数不清的人知道她姜柔,百姓中会流传她的事迹与名号。

若她赌赢了,等机会来临的那一刻,她要让所有人都没法质疑,所有人都不敢站出来与她争辉,她要堂堂正正地走上那条路。

路这种东西,显然是越多人走越宽敞,人越多,能走得越远。一个人是独特是出格,数量多了,也就稀松平常了。

姜柔笑着摸摸巧儿的头发:“夫子又不会吃人,你看我还不是什么事也没有?”

巧儿趴在崇拜的姐姐怀里,小声道:“李夫子好凶。”

“巧儿不怕,我一直在。”姜柔拍了拍巧儿的后背,声音平稳有力,柔声哄着这个同样天赋不错,却只愿意私下与她交流的小女孩,希望她也能展露光芒。

在这段时间里。

其它都府也都陆续收到图纸或者实物,先后被做出来,应用在当地。

八成都是极为好用的!

这更让百姓欢喜不已,尤其是家里人、族人,或者亲戚在天工学校读书的。

“我家小江真是出息,这才多久,竟然就做出这么好用的东西,只要有风,就能日夜不歇息,一直把水往外排,还比人得劲儿!”

“不愧是小农神大人,也只有他才能教这么能干,还会为咱们农人着想的读书人了。”

“听说顾大人厉害着呢,这些其实他都会做,就是为了锻炼学生,所以就留给学生们,教他们做,一点也不藏私。”

“顾大人一直都很大方!都说跟着他做事的人,虽然累了点,但是功劳都很多,升职可快了,不像是有的上司,把功劳都抢去放在自己身上。”

“是啊,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顾大人却一点不藏私,要我看,顾大人肯定会做这些,指不定那种能背飞上天的大肥鸡,顾大人也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