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盛世来21(第3/5页)

明盛帝干脆地往水泥路上走,他稳了稳心神,来来回回把这一小块水泥路踏了个遍。

顾璋一点也没有夸张!

明盛帝想到飞驰而去的天工学子,又想到这条路相对便宜的原材料,心中琢磨起了顾璋提起过的种种好处。

几乎是立刻,他就想到了许多惊人的好处。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连明盛帝这样的心胸,都忍不住吐槽道:“工部那些官员,和天工学子相比,简直像是吃干饭的。”

比不过顾璋教出来的学生。

还比不过顾璋随手给孩子带的泥巴玩具!

就光是做的那些玩具,都比工部所有人都强。

苏公公可不敢接这个吃干饭的话,皇上可以骂,可以嫌弃,他可不敢,只宽慰道:“这世上哪有人能和顾大人比?他可是您钦点的六元及第的奇才。”

若是平时,明盛帝也该消气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也许这次刺激太强,他仍有些不满:“天工学校的教材,他们可都读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次掀起了“满朝文武争读天工学校教材”的风潮之后,几乎每个官员家里都备着一套教材,但是后来都没什么动静了。

苏公公只能努力替他们圆场:“也许是平日太忙,没什么时间苦读这些书。”他顿了顿,“而且皇上您也知道,顾大人曾经说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好他的学问的。”

平正豪那次想要将女学生赶走,让科举出身的学子取而代之的事,没有成功,但还是留下了一些涟漪。

当时那一丝涟漪不显,但是在许多官员苦读无果,感觉头秃,还有人怎么也没法说服自己,两个不一样大的小球为什么会同时落地?

即使读懂了也只是懂了,很少有天工学子那种“灵光一闪”后,他们也逐渐地、默默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明盛帝想到这些,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这些分明也是社稷和百姓需要的人才。”

说出这话的同时,他耳边忽然想起顾璋曾经那句霸道蛮横,仿若大奸臣说的话——“那肯定不是您的问题,要怪就怪他自己不努力,或者科举考官有问题,不能为您选出想要的人才。”

虽然这话说的是林青柏迟迟不能科举入仕,但此刻,明盛帝忽然觉得有些道理。

科举考官出的题目,确实没选出他想要的人才,总归是哪里有问题的。

明盛帝将这件事放在心里,正想吩咐苏公公召顾璋去宫里见他,忽然想到今日休沐,那小子肯定不乐意,于是临时改口道:“你去告知薛将军、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就跟他们说,瑶光在这儿新修了一条新路。”

消息送到的时候,薛将军正在家中演武场练武,听到有小太监来将军府,也没太在意。宣朝武将待遇很不错,除了逢年过节,明盛帝要是遇上了适合武将用的武器,或者有人献上了兵书,都会找机会赐给武将们。

“新修了一条路?”这倒是第一次听说,薛将军面容严肃,他可从没听过顾璋还会修路:“什么时候修的?怎么没听说?”

被苏公公派来的小太监也不太清楚,只能笑着道:“听说就是这两日,好像是顾大人这次游学,在外面想出来的新东西。”

薛将军面沉,习惯性严肃绷紧脸庞,即使没什么杀气和情绪起伏,也吓得小太监赶紧离开,比来的时候走路速度都快了不少。

薛见雷干脆利落吩咐道:“备马!”

在路上,他还在疑惑,水泥路难道是水和泥巴修成的路?皇上还特地告诉他,显然是让他过去看一看。

等看到了演战堂和天工学校中间的那条水泥路后,薛将军觉得自己被诓了,这么坚硬的路,怎么可能是用水和泥做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条路上骑马的速度也太快了!

兵贵神速,这个道理没有将领会不明白。

无论兵马移动,还是从后方运送粮草,不同的军队之间相互支援,有了更快的速度,战斗力必然大增。

这路是怎么来的来着?

薛将军黑着脸,问身边同行而来的管家:“刚刚宫里来人说,这是顾瑶光给孩子带的玩具?”

管家也咽了咽口水,不敢相信道:“好像、好像是这么说的,还说是小孩爱玩的泥巴。”

他觉得这个世界简直太荒唐了,好像顾大人可以随意地揉圆搓扁。如若不然,软乎乎的泥巴,怎么就一下子变成硬邦邦的路了?

还这么平坦,跑马起来这么舒适!

薛将军想明白了,这事问谁都没用,要找就要找顾璋这个根源:“走,去巡抚总督的府邸。”

这水泥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顾璋这小子不会又要高价卖出去挣钱吧?

想到五百两一瓶的神仙水,又想到灭敌无数却被拿来在婚宴上放来好看的烟花。那小子是个能花钱也能挣钱的,还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