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盛世来26(第2/4页)

余庆年:“……”

他还在呢!

黎川都在刑部被毒打三年了,怎么还和原来一样好骗?顾瑶光说什么都信?这不合理!!

余庆年表面云淡风轻,端得是一副世家公子的贵气,但脑子里已经开始默默构思文章了,也许题目就叫“与二三好友竹林温茶小聚”

不论怎么构思,他都是这场play中重要的一环。

三人行,怎么可能没有他的位置?!

余庆年叹息道:“如此一来,京城就只有我一人了。”

他靠文笔走翰林之路,这条路晋升很快,也是一条通天大道,在后期才会掌权外放历练,又很快回京,他是断然不可能现在离开京城,自断前程的。

顾璋拍拍他的肩膀:“那岂不是正好,咱哥三在外浪,总要有个人镇守后方,既能盯梢,又能及时传递消息。”

余庆年:?

怎么听起来怪怪的,还有点熟悉的感觉?

他们分明是朝中堂堂正正的官员,怎么说得好像鬼鬼祟祟地要去做坏事一样?

顾璋一拍大腿,也想起来了!他道:“这不就跟当年在问心书院,玉昂你给我们放哨一样吗?”

提起这事,余庆年就脸色一黑,当初分明是顾璋这厮想要搞事,结果他被坑去夫子竹屋那边放哨,差点被逮住!

黎川也有点怀念儿时的读书的纯粹时光,他回忆道:“当年在问心书院,玉昂照顾我们颇多,他家里消息路子广,一点也不藏私地提前告知咱们,现在想来,倒还真是和现在相似。”

不仅是相似的历史颇有一番趣味,他们兄弟四个走到现在也没有散,还是如儿时感情一样纯粹,就已经让人十分感怀了。

他们三个各有各的志向和兴趣,只有玉昂兄性格为最稳妥,也最为包容,如兄长一般稳稳立在那里,在朝中人缘最好,走得最稳。

余庆年叹口气,他怎么就摊上这么三个搞事精!

不管是看着跳脱的,还是看着沉稳的,一个个都不安分!

***

顾璋自从萌生了要离京的想法,便一发不可收拾。

看到甜宝睡得酣甜的模样,他也忍不住怀念起在外随便睡懒觉的日子,再看自家崽每天吃了睡,睡了玩,怎么能不心生嫉妒!

嫉妒!!!

等以后这小子长大了,就送去念书,然后让他看着自己每天睡得饱饱的幸福生活。

带着这样置气的想法,顾璋在明盛帝也来问他之后打算时,他便直言道:“我要出去(玩)……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顾璋差点脱口而出真实想法,用此生最快的反应速度改口。

这要是真说出来,早五晚九全年无休的卷王王中王还能放他出去玩?

“看世界?”明盛帝被吓到了,以为顾璋想出海,坚决拒绝,“海上风险太大,若出去遇到什么意外,葬身深海都无人知晓,朕不允。”

出海?

顾璋本没有这个想法,但被明盛帝这么一说,他忽然觉得这是个好的借口啊!

都说想要开窗,就要主张先把房顶给掀了,这不就是现成的房顶吗?

他当即打蛇顺杆爬道:“我都听说远洋水师都训练得差不多了,船也越修越好了,没有那么危险的。”

明盛帝额头突突,觉得这小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连海上都敢去。

他当即拒绝,然后试图和顾璋讲道理。

其实明盛帝作为皇帝,日日和百官商议大事,口才是不弱的。

但是面对恭敬还讲理的大臣,和面对顾璋这种插科打诨歪理一套套,甚至还会耍无赖的人相比,这点口才就有些不够有针对性,也不够用了。

尤其是顾璋还不怕他的黑脸。

最后还是明盛帝先一步无奈妥协:“先就近看看,等日后远洋水师出海回来,有了经验你再去。你既耐不住在京城,做漕运总督如何?”

好像是个大肥差!有养廉粮的那种。

顾璋立马应下,生怕明盛帝反悔。

明盛帝本还准备了说辞,见顾璋答应得这么快,立马意识到顾璋这小子根本没想出海!

而他原本是想留顾璋在京城的。

“外面就这么好?”

顾璋振振有词道:“人要出去走走才有灵感啊!您看天工学子不也是在外面游学的时候,做的东西更符合当地情况?水泥路也是在外面发现的!”

他开始大忽悠模式,一边控诉“你要是不让我出去玩,那就是扼杀了我的天赋”,一边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表示,出去可以更好地帮助各地百姓。

漕运这个官好啊,一路顺着水玩。

只要把事情办成了,剩下的时间全都可以游山玩水。

顾璋觉得这个提议再好不过了,还不是一个地方,是坐船到处玩!他都没想到还有这么丰富的玩法!

于是他十分卖力地忽悠明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