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第2/4页)

丽嘉也很快写好,她写的是《京都元夕》,这首也是极好。另外丽婉求着丽嘉和丽姝帮忙,两人说了几句,她才动笔。丽柔心道,好在姨娘昨儿嘱咐我说刘家人最喜这些诗词,文会颇多,故而让她背一首应景。

但是她背的正是丽姝的《正月十五夜》,没办法,这首太出名了,于是丽柔也坐下苦思冥想。后来,她还是写上《正月十五夜》交差。

可她的字和丽姝的字放在一起,实在是差距过大,她自己也掩面而走。

当然,无论如何,二房还都能写的交差,丽贞却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把刘承宗看的都一时顿住,他没想过女儿居然连写一首前人所作都不会写,听闻丽姝等人都已经能够自己作诗了。

好在刘老太爷没有评判,只是看了看,心里有数。

恰逢此时,曾大老爷等人带着家眷过来拜见刘老太爷,两厢厮见,曾大老爷如今已经从太常寺少卿已经升任顺天府府尹。

听说刘家人在写诗词,他遂道:“姑父,我们曾家和刘家都为书香门第,如今各子弟都在,不如行令,也试试后生们的学问。”

刘家也无有不可,曾大老爷道:“几位贤侄和贤侄女,既然都已学过四书五经,不如行经史令。”

“就看先行个连理令。”刘承旭笑。

曾大老爷颔首,丽姝想这个令其实已经放宽了,连理令就是上句的最后一个字和下句的最后一句的第一个字相同。

头一个站起来的是曾三公子,他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丽姝看向书景,书景支支吾吾,显然不能说,她想此时不说,更待何时,再者,也不能让曾家看轻了,故而她当仁不让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刘承旭捏须而笑,很是骄傲,又听那边那位曾四公子道:“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此时,刘书宜迅速站出来道:“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

……

丽嘉和曾盈秀也纷纷站起来接话,曾四公子才

思敏捷,更是在丽嘉说完,立马就接了下一句。丽嘉陷入思索,丽姝随即道:“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之。”

到了最后,居然是曾四公子和丽姝对决,二人丝毫不相让,甚至毫无停顿。

“诚则形,形则著。”

丽姝见现下居然已过半个时辰,她决定到此为止,故而只说了最后一句:“君使臣,臣使君。”

曾四公子又接了下一句,丽嘉觉得丽姝又太冒尖了,曾家那边见刘家这位三姑娘乌云秀发,脸庞如美玉无瑕,说话时似娇花欲语,脸衬朝霞,唇含碎玉,她仪容婀娜,丰韵嫣然,又反应敏捷,非常有神采,光彩照人。

就在众人以为丽姝会接下一句的时候,丽姝就笑道:“小妹认输,真是佩服曾四哥,文思泉涌。”

曾家人纷纷松了一口气,丽姝又知道自己只是平日记性好,这是天生的,若是真要引经据典写文章,她不如曾四公子。

“哎呀,小姑娘这样已经是很好了。你若为男儿,很是不一般呢。”曾大老爷夸道。

丽姝又起身,落落大方道:“曾大伯父谬赞了,我可是比曾三哥曾四哥差远了,也就是侥幸记性好一点,若是真的做文章,那才是真的贻笑大方。”

她说话又脆又甜,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神情中并没有一点得意。

曾大老爷忍不住暗自点头。

对于丽姝今日出了大风头,小傅氏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她自己在娘家时活的憋屈极了,女儿又不是抢别人的风头,她只是正常表达而已,再好不过了。

刘承旭更是感慨,丽姝不以为意。

曾家人去她们的看台,刘承宗亲自送他们过去的,等曾家人走完。刘老太爷才看着丽姝道:“平日是听说你用功,如今看来还真是用功,你不过才九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很不容易了。老二,到时候你带三丫头来我书房选几幅画。”

刘承旭连忙应是,丽姝也赶紧起身谢过。

姐妹中无不羡慕嫉妒的看着她,要知道刘老太爷是非常有名的收藏家,他说的几幅画有可能就是非常有名的古画,一幅画值当千金。

可这是丽姝自己挣来的,谁也不好说什么。

夜幕降临,小傅氏给女儿剥橘子,丽姝

接了过来,递了半颗给书瑞,至于书麟太小,还不能让他吃太生冷的东西。

“娘,这橘子好甜啊。”丽姝很久没吃这么汁水甘甜的橘子了。

旧年的橘子吃在嘴里没滋味,有的干脆内里干瘪了,小傅氏笑了笑,此处有人正在兜售各式各样的零嘴,丽姝一见就眼睛发亮。这样的东西在刘家人看来登不上大雅之堂,她们家都自己带的果脯点心甚至是蜜酒,可丽姝则想要吃热乎乎的美食,故而恳求小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