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第2/4页)

有了灵姐儿做桥梁,杨氏握着舒氏的手道:“我给你的补药你吃了没有?你如今还在行经,再生一个也不是不可能。”

舒氏感激道:“都吃了,现下身子骨好多了。婶娘也要保重身体才是啊,这宗务繁忙,全族上下哪个不指着您呢。”

原本杨氏准备敷衍几句,但又看了舒氏,想起往事,不免心生一计。她苦笑道:“现在正儿八经的宗房媳妇回来了,又是说我这个做的不对,那个弄贵了,就是庆哥儿几个也被她喊去骂了一顿。我这老脸早就没了,还谈什么管宗务,真是笑话。”

这样的卖惨,舒氏也不傻,当然知晓杨氏的手肯定有些不干净,这也正常,就像说厨子不偷那是不可能的一样,别人管家替你命都快跑没了,就是赚点钱也没什么,总不能让人白跑腿吧。

所以,舒氏只是劝慰,并不多说什么。

现在的郑家,宗房老爷官儿做的最大,又最有出息,就是七房也要靠宗房,谁敢说什么?

杨氏也不急,岔开了话题,说起她的小女儿云云,见舒氏夸起来,杨氏笑道:“其实要说好看,还真是灏哥儿的两个儿子好,生的是粉雕玉琢,我是没见过那么好看的小孩子。有时候想人家的命怎么就那么好呢,出身荆湖刘氏那样的人家,嫁的是灏哥儿这样的才貌双全的状元郎,最重要的是进门就连生二子,其实家世才貌都是其次,还是子嗣问题。”

提起这话,杨氏简直很有感触的样子:“我若不是生了个儿子,哪里能站稳脚跟,这是我心底话。”

舒氏有一瞬恍神,手不之举额的摸摸肚子,曾经她也有个儿子的。

若是她的儿子生出来了,哪里会看着小妾生孩子,以至于丈夫赴任也留下她,就是嫌她不能生。

舒家本就不是世家大族,把希望本来寄托在她的身上,她多年无子,父亲过世后,舒家也过的潦倒极了,现在侄女的婚事都没

着落。

都是她没用。

**

上房内,丽姝正把重点告诉郑夫人,并道:“原本若是按照实打实的算,一万两也就够了,但我想具二太太和族中办事的人既然跑了一趟,我也不能算计到一分一毫。”

郑夫人咳嗽了半天,才惊讶道:“也就是说原本要你出八万两?.其实一万两就成。”

丽姝点头:“是这样。”

说到这里郑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知道杨氏和族里的人肯定会中饱私囊,没想到这么黑心,即便宗房不穷,但八万两也太黑心了。

丽姝就怕郑夫人觉得无所谓,但现在郑夫人脸色变了,她就趁热打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在家,他们依然敢巧立名目这般,我们不在家时,不知道又如何了?当然,这里也不是我要说谁的不是,只是人性如此。太太可要早做防范,这次幸而是我碰上正好懂的事情了,若是不懂,这八万两就得全部拿出来。”

“其实,钱财若能导人向善,我就不说什么了。关键是她们动辄打着官府的大旗,若是讲大话倒也好了,可若是真的,儿媳斗胆说一句,宋明诚前车之鉴就不远了。”

等具二太太露出马脚那可是要等很久,丽姝看过她做的账册,足以证明她是这方面的高手,就像那日捣乱的流民,丽姝后来派人去查了,什么都查不到了。

再等她露出破绽,那又要等多久呢?

郑夫人听到宋明诚也是心惊肉跳,但她也知晓丽姝这话有危言耸听的意思,因为杨氏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个内宅妇人,她认识的人顶天了也不过就是本地知府同知,不会认识那些大人物。

“这……”

丽姝点到为止,就不再多说,有些话多说未必起到好处。

回到正院,珠兰来报:“这个月的月例银子发下去了。”

“嗯。”丽姝点头。

珠兰又道:“大奶奶,二房那里还是双倍的月例么?如今二爷可是好了,也不必再向以往那般孱弱。”

丽姝摇头:“你不知道,裁了了一二十两银子,我的麻烦就多了,那又何必呢。我不裁,她们得感激我,平日就是人情往来打点也少不得这些啊。”

“可是……”珠兰觉得

不值得。

丽姝心道,将来整个郑家都是她们的,长子分七成,剩下的才是郑清的,她们迟早得的是大头,又何必在意这点钱。

“好了,吃亏是福,你看我不提这茬儿,太太也并不敢对我生气,谭氏反而和我和睦。是了,那个香囊的事情可有头绪了?”丽姝问起。

珠兰摇头:“现下家中守孝,并没有人敢随意过来,就无法查核了。”

丽姝道:“这件事情若只是偶发,我们就不必惊弓之鸟了,但外松内紧,也不能完全不当一回事。”

珠兰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