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天才的悲剧(第2/3页)

王海笑道:“现在股市可不好说,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

沈蓉笑道:“人家就是觉得美股要跌,来买空的,可不是觉得要涨。”

其他几人闻言都愣了愣,他们也都有不少资产在股市,自然也知道如今股市有波动,但与此时的绝大多数人一样,都还是很有信心的。

波动很正常,没有波动怎么赚更多?波动着往上涨才有操作空间嘛。

但买空是什么鬼?

即便在华尔街,做空机构也是极少数,而且很不受大家待见。

毕竟大家都希望股票涨,涨了大家才能赚钱,而做空机构是真的去“做空”,使劲浑身解数想让股票跌,虽然是针对的个别股票,然而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历史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发国难财的都不少,即便是当年的大萧条时期,也有人趁机做空大发横财。

“我就是看到次贷危机了,想试一下。”

苇庆凡也不隐瞒,反正说实话往往更没有人愿意信,至于事后会不会后悔,那就与自己无关了。

此时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但仍然远远被低估了,都认为这是一次可以很快度过的短期危机。

毕竟已经有这么多的金融机构倒霉了,股票也跌了,这样难道还不够吗?

从互联网泡沫破裂出来,这才几年啊?

哪有这么快又来一次泡沫破裂?

其他人的注意力总算被次贷危机吸引过去,苇庆凡又转身与王庆根聊天,了解一下PayPal的业务,他对这个并没有多少兴趣,纯粹是为了打开话题。

如今的PayPal正在全球拓展,并准备在新加坡设立国际业务总部,作为首席工程师,王庆根即便不负责这方面的业务,对此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

两人就电子商务和在线支付两个相关行业的未来前景发展表达了乐观的情绪,聊了一阵,苇庆凡很随意地问:“王叔叔有没有考虑过回国发展?”

按照小米模式,定制系统UI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起步的成败,软件方面的人才自然是重中之重。

不过拥有着后世阅历,苇庆凡很清楚安卓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方向,他知道要做出一个怎样的系统,只是需要别人把系统弄出来。

难度要比当初的MIUI低多了,对于开发团队的要求自然也低。

但是能网罗到更好的人选,自然也要尽量要好的,毕竟之后还要面临惨烈的竞争。

眼前这位,恰好就是这方面的天才人物。

或者说,可能是不止是在这个领域。

要知道,他在本科、硕士、博士期间一直学的都是化学,只是因为听说计算机更赚钱,就在读博期间拿了个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并且之后一路成为PayPal的首席工程师。

天资毫无疑问。

然而,如果他没有为了赚钱而转行,继续在化学领域深造呢?

国内媒体在宣扬他以华人身份成为PayPal首席工程师的事情,吹捧他二十万美元的年薪,用他来佐证“寒门出贵子”的说法,却似乎很少有人讨论这样一个天才人物,如果没有转行,如果回国发展,又可能取得怎样的成就。

在他自杀之后,倒是有不少师长亲朋扼腕叹息之余说过“要是回国就好了”之类的话。

然而事实是,这些年里面一个个“王庆根”之类的精英天才,都没有回国。

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说他们不爱国,毕竟都要吃饭,而回与留之间的待遇差别太大了。

如果真要反思,或许责任也不在他们身上,如今这个年代可以说国家穷弱,十多年后呢?

网上都开始一个个脚踩美利坚,俨然以“我们已然复兴”的姿态指点江山了,科研人员的待遇如何?

“做题家”不是照样被媒体公然嘲讽?

苇庆凡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挽救一个天才的悲剧命运,并且顺便让对方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还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这是个天才人物无疑,04年进入PayPal公司,07年就成为了该公司首席工程师。

即便并没有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经验,他也相信这人有能力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其次,对方的困境在于钱,而他恰好有钱,成与不成都是顺手而为。

后世对于王庆根的死因有不少揣测和传闻,主要都集中在抑郁症身上,然而抑郁症也不是生来就有的。

一个功成名就、风光无限的天才人物,为什么患上抑郁症呢?

后世他某位同事曾在网络上说:“他对工作非常努力、认真、仔细,但是面对老板的压力,不敢说不,生生被逼死了”。

这可能才是背后真正的缘由。

或许有性格的缘故,或许有许多这年代自国内走出的华人共同的性格缺陷,许多华人在异国他乡的职场之中,总会有所谓“天花板”,以及“被霸凌”的事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