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渣男的偶像(第2/3页)

可怜的呀呀还没来得及吃夜宵,就又被黎妙语抱在床上,准备搂着它一块睡,不过随后苇庆凡不老实,她害怕一半的时候呀呀自己跑出去,会把卧室门打开,万一学姐还没睡,那会让她羞死的,所以还是先让苇庆凡把猫送出去,然后再继续不老实。

第二天学校报道,苇庆凡并没有回学校,只是找王京关心了一下李玉琛的情况,得知他昨天回到宿舍里面还在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讲述他的痴情,痛骂刘诗语,然后又要给刘诗语打电话,哀求她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罗峰的情况好一些,路上发完酒疯,回去吐了半天,睡了半个小时,又爬起来跟同学一块打刀塔,居然还特么赢了一晚上。

周莉办事效率很高,很快给苇庆凡回复了迎新晚会的事情,此时仍然在筹备,大四的学生不多,不过苇庆凡情况特殊,虽然此前并没有展露过这方面的才艺,但她把苇庆凡的情况讲述了一下,立即还是引起了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表示会亲自关注这件事情。

苇庆凡对此并没有很关心,他又要出差,前往省城的英华达代工厂,视察确认青春版的情况,并且还有古词手机的白色版本,良品率也已经稳定了下来,可以进行生产了。

此外,还要去找比亚迪电子的代工厂参观了解情况,英华达的代工厂更便宜,但达不到旗舰机需求,苇庆凡也没有促进对方携手走向高端的想法,人家自己都没这个念头。

富士康的产能都是优先供应苹果,这很正常,不论现在还是可见的未来,苹果都是供应商的爸爸,没有之一的那种级别!

这是多种元素共同促成导致的:

首先,跻身苹果供应链,跟苹果合作,好处太大了!

这种好处不仅仅是巨大的利益——给苹果供应元器件单价利润很低,因为苹果会往死里压榨价格,但是奈何人家的单一型号产品销量太恐怖了,代工和供货的利润仍然很庞大——而且,一旦成功跻身苹果供应链体系,对于供应方和代工方,就是一次本身水平和名气、地位的巨大飞跃,甚至称得上是脱胎换骨。

苹果对于供应商和代工厂的高标准由来已久,苹果压榨是真的很,但给帮助合作方提高能力和水平也是真的有一套。

只要跟苹果合作,苹果就会派遣大量工程师进驻,现场指点、解决问题,直到附和苹果的标准为止。

甚至,某些技术苹果自己也掌握的不是很全面的时候,还会让自己原本的供应商将核心技术教会备用供应商——也就是原本供应商的竞争对手。

这事听起来很离谱,但在现实里发生不止一次,比如iPhone发布之后有一个很重要和关键的技术,就是屏幕的多点触控,这是智能手机能够实现“无按键”操作的最关键技术之一。

这项多点触控技术由苹果和宸鸿科技共同开发——就是前段时间苇庆凡与汇顶科技合作,跟汇顶合作开发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的那个宸鸿科技——这样的关键技术相当于命脉,只有宸鸿一家供应商苹果哪里能放得下心来?

于是,苹果给宸鸿提出了要求:我们要和你的竞争对手胜华科技合作,让他们和你们一起向我们供货,但是胜华科技现在不会这项技术,所以所以你们现在把所有核心技术告诉胜华科技,教会胜华科技,然后再一起给我们供货。

宸鸿对此不可能乐意,但还是乖乖照做了。

苹果对于供应链的掌控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方面,后世被调侃为“库存克星”的那位CEO功不可没,此人如今还没正式上位,但已经在负责苹果大部分事务了。

早在1998年的时候,重归苹果一年的乔布斯决心重整供应链,花高价从康柏挖来了库克,这成为苹果对供应链堪称变态级别掌控的开始。

苹果对于供应链的掌控,庞大出货量是底气,而手段更是炉火纯青。

对一个厂家的大量进货会平摊成本,降低单价,但这里有边际效应存在,以苹果的庞大销量,把订单给一家供应商的成本并不会比分给两三家供应商低多少,而带来的风险却几何倍增长。

这种风险是多方面的,供应商供货出问题是风险,供应商太强大了不好掌控同样是风险。

为了避免供应商做大,苹果一方面严苛控制供应商的利润,另一方面保证同一元器件至少有两家供应商给自己供货,并且随时会引入第三、第四家。

为了保证质量和标准,苹果为此花费大量资金开发了ERP系统,所有设计、研发、生产的环节都只能在苹果的设备上进行,并且严格保密,部分内容和数据甚至连供应方都没有资格接触,发现了什么问题,也需要苹果远程指出,并且提供授权,供应方才能现场去查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