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四种羞耻(26)(第2/2页)

怪不得魔法不那么常见。希克利原本以为历史上有一段被隐藏起来的战争什么的。

想要成为一名法师,必须是知性生物——也就是有能力理解抽象概念的生物。

在满足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有三项特性非常重要,分别是灵感、理智和幸运。

其中,灵感越高,就越容易觉察到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东西(这部分东西到底是什么,书本上含糊其辞,希克利也不想深究),也就意味着这个知性生物越具有学习魔法的天赋。

理智用以抵抗灵感带来的侵蚀。假如灵感太高,而理智太低,这名生物就很容易陷入彻底的疯狂,也是很多怨灵的由来。

幸运就不用解释了,虽然书里还是给出了相当漫长的章节来阐述这里所称的幸运并不是一种二元概念。

粗略地说,幸运和不幸实际上是一体的。一个人越是幸运,通常也意味着越不幸,其中,不幸总是更高一点。比如说,得到了一本记载了强力咒语的魔法书,这可以被视为一种幸运;但强力的魔法也更容易侵蚀理智,于是这又变成了一种更可怕的不幸。

这个形容让希克利想到了斯特兰奇,他在名满世界后被车祸夺走了手,这却成了他学习魔法的契机。他眼下是位成功的法师,却带着穿胸而过的长矛出现。

博士是个很幸运的人,希克利不由暗自对自己点头。

至于他自己呢,他算是个幸运的人吗?希克利觉得自己不是,他不仅不幸运,还相当倒霉。

通过和书中内容的对比,他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情况。

他的灵感很高,理智很低,幸运也很低。能活到现在,属实是他躲藏有方。

……真是为自己鞠了一把同情泪呢。要算起来,灵感和幸运高反倒不是好事,唯独理智,属于高了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属性。就算理智低一点,只要灵感和幸运不高,似乎也无关紧要。

看到这些最基础的入门书时,希克利的情绪尚且稳定,至少这部分东西他还看得懂。等读完所有属性解释,自觉已经不是纯粹的新手,希克利就在下一本书中迎来了人生的痛击。

至高的神秘存在·前言

当提及一切生命的起源,目前魔法界最为公认的说法,是造物主在宇宙中播种能量,由此诞生了时间万物。这一理论的来源仍待考察,至少并无客观的证据能够证明它的真实存在,没有任何符咒,任何标记,任何物品能展示造物主的伟力,然而,我们的确观察到,所有知性生命的诞生轨迹中都残留着来自更高维度的干涉痕迹。不可名状的神灵高悬于我们的头顶,本书不建议任何读者对星空深处投来的视线进行任何观测与研究。

希克利看完第一段就体悟到熟悉的痛苦。念大学时他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读论文,阅读,那是比写作可怕一万倍的事情。反正不管给出什么水平的论文,在导师的眼里都不过是一团五彩缤纷的呕吐物,修改几次就能过关。

读论文就不一样了。希克利总是很难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联系,论文的作者似乎默认了读者天然地拥有理解所有被他提及的细节的能力,从未考虑过在未来读到这篇作品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个绝望的文盲,只渴望从前辈那里得(摘)到(抄)一些高明的知识点。

这本书只用前言就给了他熟悉的感觉。他胡乱地翻着书页,粗略地记下了里面的几个似乎是人名的大写词汇。讲述“至尊法师”的部分是最容易被理解的,主要是因为里面出现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本书里希克利第二喜欢的是讲述炼金的部分,在他的刻板印象里搞炼金的都是走火入魔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但他通读后惊讶地意识到炼金术实际上毫无疑问是现代科学的起源之一。

至少炼金术的基础理论和科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由一模一样的微小成分组成。从这个角度上说,点石成金是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只是科学目前还做不到而已。

魔法似乎能做到。

但他又不是为了这个才进这个图书馆的,希克利只想知道怎么才能逃离人生中的所有古怪和异常。

斯特兰奇在几天后现身,心口的长矛消失了。希克利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他的上衣在心脏处微微凹陷,仿佛那地方不存在任何血肉,只是一个圆孔。

“看得怎么样?”斯特兰奇问他。

“让你知道,我上学的时候就不怎么聪明。我的论文是别人帮我改好的。”希克利委婉地说,他有点羞愧,“我看了三本,除了第一本之外都看不太懂……”

“你看懂第一本了?还往后看了两本?”斯特兰奇惊讶地说,“看第一本就就够了。你可以把那本书带走,那本是半公开的科普读物,吃透之后你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