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乱入珠帘 (〇五)(第2/3页)

说到请大夫,妙真把来意提起,“大夫来了,叫他去我屋里给林妈妈也瞧瞧,她那头疼的毛病又犯了。上回的丸药,您这里还有没有剩的?”

“早就没了,下晌请大夫现配。”曾太太说到林妈妈,不免一声长叹,“自把你奶出来,她的身子骨也日渐不好。一个妇人家,常是病来病去的,不是件好事。你要懂事些,少叫她操心。”

妙真低声咕哝,“我叫她操心少,她是常和白池姐生气,与我不相干的。”

白池是林妈妈的亲生女儿,曾太太也就不好管人家母女间的事,也就不说了,赶了妙真回房去吃午饭。

这厢出来,妙真因为才被曾太太说过馋嘴的事,也怕叫良恭笑话,便将头先说的椒盐肉馅果子摁下不提,安安静静地回去。

日头毒辣,小姐是浑身的丝绸绫罗不打紧,小厮穿着两层粗布衣裳不大透气,这一趟早是浑身半润,衣裳贴在背上,益发闷热。

妙真看见良恭额上的汗,回到院门底下,想了想,旋裙将他招到跟前来,冷眼道:“我这个人最怕脏,你跟着我进进出出的,可要常洗澡换衣裳。”

良恭本是个爱干净的人,此刻给她如此嘱咐一遍,好像他是街上脏兮兮的野猫野狗。连她看他的神色也像在面对野猫野狗,微微扣着眉,新奇的目光里始终持着一抹小心的怀疑。

阳光往他发过汗的毛孔里钻,扎得皮肤有细弱的刺痛。他弯了下腰,算是领命,口里还是那句老词,“小的明白。”

妙真这里进去,先往东厢去看林妈妈。因这间屋子大,分给了林妈妈与白池母女同住。白池在外间榻上吃午饭,菜肴是由妙真的饮食里拨出来的。分量不大,花样却多,炕桌上满挤着五六个碗碟。

她搁下碗向妙真迎来,“我守着娘,就不到正屋去吃了。太太怎么说?”

“太太说上次配的那丸药没有了,下晌请大夫来现瞧现配。妈妈呢,头还疼么?”

倏听卧房里喊“妙妙”,妙真忙与白池拉着手进去。见林妈妈由床上撑坐起来,妙真忙去向她背后垫了枕头。

林妈妈是一张标志的瓜子脸,年轻时候也算个美人。只是命不好,嫁了个好赌的丈夫,白池未满月便丢下她们母女四处凑集赌资去了,从此再未归家。

那时林妈妈还未出月子,又没个亲友照料,只得由邻里替她接些针线活计做,挣几个手脚钱。接到尤府上,听说太太刚生了一女,正寻奶母,便将林妈妈举荐到尤家来。

妙真亲娘是个好行善积德的妇人,看林妈妈可怜,正好也要给妙真找个伴,索性将她同女儿一道接进府里来。从此林妈妈同白池便在尤府生了根。

林妈妈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待妙真比亲生的白池还体贴几分,有奶水先紧着妙真吃,轮到白池没有了,便煮些米糊喂她。

后头妙真亲娘发病一头摔死了,林妈妈懊悔是自己看顾不到,心里惭愧,愈发把妙真当成命根子,竟把亲生女儿撇到一边,事事先为妙真打算。

眼下就是要过问那新进小厮的事情,顾不得头疼,叫妙真搬了根梅花凳在床前坐,“新来那小厮,领着他去见过太太了?”

“见过了,刚从太太那头回来。”

“太太看他怎么样?”

妙真拿帕子把裙面扫扫,瞥着嘴说:“太太老爷都说他老实本分,想必就是老实本分吧,我也看不出什么来。”

林妈妈知道曾太太虽是丫头出身,可跟着先太太一处长大的丫头,也是见过世面的。便兀自点头,“你自然不懂,可老爷在外头做生意,成日与那么些人打交道,他说不错一定不错。”

见妙真捉着裙上的细叶,满不在乎的模样。她又笑着拉她的手,“我晓得你不喜欢有个小厮跟着,怕人家议论笑话。姑娘呢,小事上人都说你不懂事,可大事上,倒比别人虑得长远。我们老一辈的人都不怕这些,你还怕什么?还是你的安危最要紧。”

“太太也是这样讲。”这些话妙真听得多了,觉得大家是在杞人忧天,不尽认同,“可你们也担忧得太过了头,我不是好好的么?从没犯过什么糊涂。不信您问我,我连前天上前天吃过什么还记得呢。”

“不是这样讲的,这病是说发就发,好的时候什么也看不出来。你母亲,倘或我当初能看出些什么,眼疾手快拦一下,她就不至于……”

说到此节,少不得一阵掩泪啜泣。妙真心里明白,阖家上下疼她疼得如此,是背着她母亲的债。

可福气太重,未免压得人喘不过气。她自己偶然有个不耐烦,想到这些人,便也只好忍耐了,算是平他们的心。

她抬起头笑,“我晓得了,跟着就跟着吧,我又不赶他。您不要哭了,本来就头疼,越哭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