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乱入珠帘 (〇六)(第2/3页)

听得良恭一怔,一颗心仿佛有涓涓的溪水淌过去,将他才提起的一股浮躁不平之气涤净。他一时不知如何对答,闷着不作声。

沉默得尴尬,妙真此刻真恨自己这管不住的好心,明明打定主意要借刁难揭开他的真面目,谁知又犯起蠢来。

她左思右想,待要寻点难听话敷衍过去。

良恭的嘴皮给太阳晒得有些干裂,他向口里抿一抿,要看她,又警惕着这不合规矩。只得剔起眉骨笑了下,“没这样的规矩,老爷太太没许我的假。”

妙真张口便道:“老爷太太没许,我许。我这两日用不着你,你只管回家歇一日好了。”说着眼珠子向下一瞥,想到个遮掩这份善意的由头,“何况你前些时答应我的,要在外头买椒盐肉馅果子我吃。拖了这些日子,你难道是敷衍主子?”

良恭趁势应下,“小的一万个不敢。多谢姑娘成全。”

“谁有那份闲心成全你?我是记挂着果子吃。”妙真嗤了声,自行前去。

走到曾太太屋里,听见是为回信的事情叫她来,她忙挽着曾太太问:“鹿瑛来信了?有没有问起我?”

曾太太才听瞿管家算完各处的开销,算盘珠子此刻还响彻耳畔,哪里还经得住妙真吵闹。“哎唷哎唷”叫苦连天地去取了信递给妙真,“你自己看吧,你妹妹的字比在家时长进了。”

妙真迫不及待展开来瞧,信上鹿瑛道明在夫家的境况,倒是一切都好。又问及娘家人,特地问了妙真说:“姐姐身子安否,日食几餐,日睡几更?”

看到此节,妙真泪浸眼窝,抱着信在椅上叽咕,“鹿瑛说在那头什么都好,想必是怕我们挂心,只报喜不报忧。娘,我是不信的,新媳妇进门,哪里能样样都顺?咱们回信给她,叫她今年年节后同寇立一道回家来一趟。”

曾太太传了笔墨上来,摆在炕桌上,叫了她过来坐,笑道:“她的婆婆是你们的亲姑母,公公是你们的姑父,还会苛待她不成?况且他们家的丝绸生意,还是靠你爹牵头引线出了本钱才撑起来的。谁这样没良心?”

这位姑母家远居湖州,虽是亲戚,到底隔得远。妙真记挂妹子,也有心要叫她回娘家来瞧瞧,便提着笔与太太争,“节后叫女儿女婿回娘家一趟也不算为难吧,怎么不行?娘就不想妹妹?”

做亲娘的哪有不想,也就答应着朝纸上点点,“那你就写你爹身子有些不好,叫他们回来瞧瞧。”

妙真歪着脑袋一笑,“又赖给爹?”

“不是我要赖他,本来嚜,他这几日仗着应酬,又吃又喝的,半点不顾大夫的嘱咐。昨晚上跑肚起夜了三次,不是他自己作死?”

妙真依这话把信写完,等曾太太看完封好交给那头来送礼的人,仍赖着不走。

屋里来回话的人多起来,各媳妇领着外头那些送拜帖的婆子来拜见,一时间络绎不绝。空隙里曾太太见妙真还坐在那端,心下奇怪,她是最烦人多嘴杂的,怎么听了这大半晌人情来往的客套话还不走?

应酬完几路人,曾太太唤了凉茶瓜果,因问:“你怎么还坐在这里?今日倒怪,坐得住,平日听见这些应酬话,早跑没影了。”

妙真记着许下给良恭的话,怕她忙起来顾不上发放月钱,有意提醒,“娘今天忙得很,我坐坐看有没有帮得上的地方。”

曾太太很是受用,歪着脸向跟前媳妇笑,“咱们家大小姐长进了,也要学着办家务了。”扭头喜嗔妙真,“都办完了,你要帮忙,等明日吧。”

“就没别的事情了?娘再想想。”

“哪里还有什么事?”

妙真笑着挨来这头,“还有件要紧事,放月钱呀。花信那丫头,头两日就惦记着了。”

曾太太不由得好笑,“她惦记什么?又没个娘老子,得了月钱,还不是给她舅舅拿去吃了赌了。”

“她舅舅说给她攒起来。”花信的舅舅也在尤家当差,不过是在外头跑腿。人家的家务妙真是管不着的,只是借花信的由头来催促。

曾太太也没疑心,弹着裙道:“叫你屋里那些人去总管房里领吧,我吃过午饭就把这笔账勾到瞿管家那里了。”

妙真得了消息便辞将出去,曾太太望着她转出屏门,脸上笑意未收,便是一声长叹,“这丫头,还不知道家里的难处呢。”

跟前媳妇走来说话:“姑娘是千金小姐,哪里懂算账?只晓得要吃要穿就张口。这两年还亏得太太打算细巧,才将这个家里里外外维得体面。”

“她不懂最好,乐乐呵呵的,不必跟着我们大人犯愁。眼下只等着再有一笔进项,把她的嫁妆备全,丰丰厚厚送她出了阁,我们也就少操些心了。”

说着,曾太太随手把手边的账本阖上,笑得勉强,“我也只能做到如此了,老爷外头难,这几年生意愈发不好做。官场上又没个定数。成日换来换去的,这个也不好得罪,那个也要去周全。刚周全了他们,又是罢的罢,免的免,这几年,竟没个稳固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