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万先生的目的(第2/2页)

林为民算是看出来了,万先生今天是准备来个人前显圣,只能接着他的话说道:“是的。这部作品是先有的小说,而后改编成了话剧,米国方面的出版是由兰登书屋负责。”

兰登书屋所谓全米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阿瑟·米勒自然知道,他惊讶于林为民这部作品的优秀和惊艳,但更惊讶于这部作品的传播力度。

他在米国好歹也是文化界名人,自然知道如今这个时候来自中国的出版物想在米国出版的难度。

他好奇的问了一句:“卖的怎么样?”

林为民如实相告,“之前卖了十几万册,最近刚刚加印二十万册。”

阿瑟·米勒的脸色震惊,“卖了这么多?而我竟然没有看过?”

万先生爽朗的笑道:“老朋友,看来你最近有点不务正业啊!”

阿瑟·米勒明白万先生说的是玩笑话,语气幽默的说道:“这只能证明我的工作太忙了。”

其实阿瑟·米勒没有看过米国版的《霸王别姬》很正常,不算后加印的二十万册,之前《霸王别姬》在米国的销量只有十几万册。

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说,这当然算是很多的,毕竟是在远销海外,没有任何知名度的前提下。

但对于米国人来说,接近一年时间才卖十几万册的销量,连畅销榜都上不去,如果不是经常去逛书店的人,是很难关注到的,更何况这是一部来自中国的小说。

阿瑟·米勒感叹着说道:“早知道这样,你应该给我打个电话,我可以给林写个推荐。”

说完之后,他又摇头道:“不,这是多此一举。事实已经证明,这部作品的优秀跨越了文化和语言。”

阿瑟·米勒看向林为民,“林,你真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剧作家!”

老米夸人就是直接,林为民谦虚了几句,提醒道:“米勒先生、老师,我们还是先去后台问候一下演员们吧。”

万先生拍了拍脑袋,“对了,光顾着炫耀我这个学生,都忘了正事。”

引来阿瑟·米勒的大笑,“我就知道你今天请我看话剧另有目的!”

几人说笑着前往后台,演员们早就知道今天阿瑟·米勒要来看演出。

他们在台上的时候就很卖力,这会儿阿瑟·米勒来后台慰问,大家激动万分。

阿瑟·米勒在1947年凭《全是我的儿子》这部话剧一举成名,之后花六周时间写成的《推销员之死》得到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大奖项,让他一跃成为米国戏剧界的顶尖剧作家。

经过这些年的沉淀,阿瑟·米勒的戏剧创作产量不高,但质量始终稳定,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被称为20世纪米国戏剧三大家,在米国戏剧界的地位堪比万先生在中国的地位。

阿瑟·米勒在后台非常关注饰演程蝶衣这个角色的杨力新,称赞他贡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杨,你应该去百老汇才对!”阿瑟·米勒拍着杨力新的肩膀说道。

杨力新听到旁边林为民翻译的话,一脸的受宠若惊。

万先生佯装不高兴道:“阿瑟,你这是当着我的面挖我的人吗?”

在场众人哈哈大笑。

后台的热闹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阿瑟·米勒谈兴渐淡,万先生和几位人艺的领导才提出结束今天的行程。

将阿瑟·米勒送回燕京饭店,林为民松了口气。

汽车上,万先生坐在后排,说道:“为民,这几天辛苦你了。”

林为民坐在副驾驶,扭头说道:“老师,这几天我陪着阿瑟·米勒先生也涨了不少见识。”

万先生点头,道:“米勒先生在戏剧创作领域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会待在人艺。这次人艺大规模的引进他的话剧,《推销员之死》这部话剧也要由他亲自执导,你要是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多来看看,学习学习。”

以万先生今时今日在国内戏剧界的地位,并不逊于阿瑟·米勒,但越是这样,越不能固步自封,他对林为民的要求也是如此。

林为民正色道:“明白,我有时间一定过来。”

和林为民说完话,万先生脸上的疲色尽显,现在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对于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这样的时间已经太晚了。

车子停在木樨地门口,林为民回头,万先生已经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