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香江来人(第3/3页)

陶慧敏紧忙给两人客人倒了一杯热茶,覃朝阳听柳荫说过,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应该就是林为民的女朋友。

看这样子,两人现在是住在一起了?

啧啧啧,年轻人,堕落!

“为民,你还记得之前打电话到老颜办公室的那位《星岛晚报》程易秋副主编吗?”覃朝阳一脸正色问道。

林为民点点头,“当然记得。”

被人当土包子和叫花子打发,林老师的印象那是相当深刻。

覃朝阳抬手介绍到身边的老者,“这位是刘以鬯先生,《星岛晚报》的主编。”

林为民的表情意外,这是啥意思?

“林先生,你好。”

刘以鬯打了个招呼,脸上露出几分歉意的笑容,道:“林先生,实在是抱歉。程副主编这个人,在工作上其实是个认真负责的人。不过也正是因为认真负责,有时候行事难免就会闹出一点笑话来。我这次专程来,就是代表我们《星岛晚报》和程副主编向你表示歉意的。”

年过六旬的老同志一脸真诚的对自己说抱歉,把林为民给整不会了。

我就不问世事几天而已,身份地位就这么高了?值得香江的一位大报主编亲自跑到内地来登门道歉?

“刘老先生您千万别这么说,折煞晚辈了!”林为民客套了一句。

覃朝阳在一旁笑道:“哎呀,说起来都是误会一场。刘先生特地跑燕京这么一趟,真是诚意十足啊!”

林为民隐蔽的打量了老覃一眼,怎么看都感觉有一种老鸨的气质。

他再傻也明白,人家怎么可能是特地跑到燕京就为了给自己道个歉?

自己又不是首辅。

客气的继续聊下去,没一会儿功夫,林为民便弄明白了刘以鬯的来意。

还是为了转载的事来的,不光是为了《星岛晚报》转载《情人》,还有林为民的其他几部作品,刘以鬯也希望能够带到香江去。

除了《情人》是留给《星岛晚报》准备的之外,其他的几部作品则是刘以鬯为他正在筹备的综合性文学月刊《香港文学》准备的。

香江自古文气衰弱,也就是前些年国内多位文人流落香江,才算带动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到70年代,香江的本土文化的基本结构由YY文化、ZY文学和本土文化组成。

70年代末期以来,这种结构被打破了。中米建交,租借日期临近,香江文化圈内的ZY文化逐渐抬头成为主流。

可这个时候的香江毕竟是在英国人统治之下,英国佬注意到这种情况立刻便开始组织力量打压。

《当代文艺》在1979年停刊,《海洋文艺》在1980年中止,作家阮朗和徐速于1981年去世……

短短十年之内,香江境内的ZY阵营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