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好好的笔会不能毁了(第2/3页)

通过照片林为民可以看到,剧场大概是几百人规模的小剧场,上座率至少有六七成,这个比例可不算低了,尤其是《触不可及》还是一部新上演的话剧。

在一堆照片当中有一种阿瑟·米勒和众多演员们的合影,让林为民忍不住会心一笑。

此时他心中升起一股成就感,不是因为话剧赚了多少钱,而是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在大洋彼岸落地生根所带来的成就感,心中同时还夹杂的几分对老米同志的感激。

看完了照片,还有一张演出的海报,林为民觉得这玩意很有纪念意义,可以挂到书房里去。

在阿瑟·米勒寄来的物品当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那一叠报纸、杂志。

林为民在中国,大洋彼岸吹的再响,他也没什么切身感受,反倒不如前几天捐款所受到的报道、关注和讨论来的真实。

不过林为民还是仔细翻看了一下,基本都是以百老汇所在的纽约那一片儿的媒体为主,报纸有三份,杂志一份,看起来有点寒酸。

但一想这就是部没什么投资的话剧,能得到这样的关注已经殊为不易了。

林为民展开看的报纸吸引了同事们的注意。

“为民,你这还是英文报纸呢?”柳荫问道。

“嗯,我那部话剧在米国演出了,人家给我寄的媒体报道。”林为民解释了一句。

大家顿时投来关注的目光。

姚淑芝惊叹道:“都上米国的报纸了?”

“就是地区性的报纸,相当于是《燕京日报》这种级别的。”

“那还不行?”姚淑芝看向林为民的眼神怪异,“《人民日报》上多了,连《燕京日报》都看不上了。”

同事们的神色也带着几分调侃,“就是啊,你上了米国的报纸也不能瞧不起《燕京日报》啊!”

玩笑归玩笑,但林为民的话剧能够在米国上演,还得到了媒体的报道,确实让同事们充满了震惊。

八十年代中米正值蜜月期,加上各种宣传,米国那就是天堂一样的地方,作品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岂不是约等于闻名世界?

林为民察觉到这帮人眼中的跃跃欲试,知道不出一天时间,这个消息一定会传遍国文社。一周之后,影响会扩散到燕京城。

唉,这国文社他么的还是我这种文人待的地方吗?

下午下班前,林为民接到了陶慧敏的电话。

陶慧敏在电话里告诉林为民一个好消息,《美丽的囚徒》马上要拍完了。

“那你什么时候能过来?”

这才是林为民关心的重点。

“我就几天假,还得回剧团呢!”

“不耽误,反正是要路过燕京的。工作的事你想的怎么样了?”

陶慧敏迟疑道:“我打算回了之江以后跟我父母商量商量,还有学校那边也是个问题。”

陶慧敏除了是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也是之江艺术学校戏曲专业的五年制中专生,她们这一批学员当初都是走的半工半读的路子,既是演员,也是学生。

她是82年入的学,毕业得到87年去了。

学校那边确实是个问题,对于陶慧敏来说这件事是需要有取舍的。

找个小女友好处虽然多,坏处也有不少。

比如,你还得等她毕业!

通完了电话,覃朝阳调侃道:“女朋友又要来了?”

“是啊!”

“要注意身体啊!”老覃回想到去年林为民女朋友来燕京,他见到林为民时候的脸色,忍不住好心提醒道。

你个为老不尊的!

“那什么,这回的笔会我就不去了。”

眼下是七月上旬,距离《当代》今年的笔会还有不到十天,举办地点还是在烟台。

女朋友要来了,他再走了,完美错过,一错过又是半年。

一听林为民请假,老覃同志顿时有点慌神,“别啊。你忙前忙后半个多月,好歹也得去放松放松啊!”

林为民心道:你是怕累不死我吧?

老头子良心大大滴坏了,女朋友来了都不让我休息。

林为民不去烟台,蒙伟宰和覃朝阳两人之中肯定要有一个担负起笔会期间的各种工作。

那样的话,好好的笔会,可就毁了啊!

这个时候,老覃同志越发的感到为民同志的重要性。

“我们这个编辑部,离了谁也离不了你啊!”

面对着老覃同志肆无忌惮的马屁,林为民丝毫不为所动,“不行不行,说破大天我不能去,一年好不容易才见这一次面。”

覃朝阳劝了半天没效果,开始想起了歪主意。

“要不然,把女朋友一起带过去?就当是一起旅游了嘛!”

覃朝阳说完都对自己的机智感到敬佩。

林为民初听有些心动,烟台确实是个不错的旅游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