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就俩字,专业(第2/3页)

吃完饭,林为民便把长谷川次郎扔在一旁,反正他身边跟着外事人员和翻译,公事都谈完了,剩下的就不归自己接待了。

国庆第二日,睡了个大懒觉。

嗯,假期结束了。

在不需要促进消费的年代,假期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国庆假期刚结束,林为民上班便收到了一份国际信件,本以为是阿瑟·米勒的,没想到居然是马克梦寄来的。

来信的目的除了叙旧,除此之外还给林为民寄了一本米国版的《套马人》。

这部小说上个月才在米国上市,马克梦在信中说这是他前一阵逛书店的时候发现的,特意买了一本给林为民邮过来,留作纪念。

林为民摸着米国版《套马人》精致的书封,心中感慨,老马有心了。

他正给老马回信的时候,就听见楼上似乎有动静。

“什么情况?”

同事们也听见了吵闹的动静。

大家忍不住来到走廊上听动静,林为民则不然,他嗖嗖嗖的跑上楼。

反应之灵敏,动作之迅捷,令众同事愕然。

办公楼的隔音是很差的,争吵声回荡在走廊当中。

林为民越过招待所的那些房间,来到了《新文学史料》编辑部的门口。

《新文学史料》是社里在78年创办的刊物,办这份刊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作家们发表回忆录提供最主要的平台和渠道,让老作家们把亲身的经历写下来,进而起到保存史料的作用。

此时编辑部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其中有三楼隔壁两个编辑部和装帧设计部的同事,也有同在三楼来改稿的作家们。

林为民挤过去朝办公室内望了一眼,只见一脸怒不可遏的牛瀚正揪着一个中年人不放,挥舞的拳头不断被一旁的程早春拦着。

仨人林为民都认识,牛瀚是社里老资格的编辑了,同时也是诗人和作家,现在不仅是全国诗歌协会的副会长,还是文协的名誉委员。

他前两年已经退休,但因为社里人手不足,又被返聘了回来,担任《新文学史料》的主编。

《新文学史料》在行政上是属于现代文学编辑室管理的,但实际上有相当的独立性,程早春是现代文学编辑室的主任。

现代文学编辑室,国文社的重要编辑室之一,前身是迅哥著作编辑室、五四文学编辑组,听这名字就应该知道,这个编辑室负责的基本都是五四以来重要作家的著作。

而被牛瀚揪着的中年人名叫吴世明,是《新文学史料》的编辑。

“混蛋!王八蛋!”

牛瀚年过六旬,但脾气仍暴烈如火,手脚被程早春拦着,嘴上喝骂不断,同时挣扎不断,看样子不给吴世明来几拳他是肯定不会甘心的。

吴世明这个时候已经被吓傻了。

林为民左右看了看,挤在门口的同事们看热闹看的无比欢乐,丝毫没有劝架的意思。

他不禁暗自摇头,这国文社的风气啊!

“牛老!牛老!消消气,您千万消消气,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林为民挤过人群,帮着程早春将牛瀚拉住牛瀚,同时嘴上劝说着。

他的出现让程早春松了口气,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向林为民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两人合力将牛瀚拉开,林为民看了一眼像鹌鹑一般站在原地的吴世明一眼,又对挤在门口的同事们喊道:“行了行了,都别看了,该干嘛干嘛去!”

他和程早春将骂骂咧咧的牛瀚拉到了二楼的《当代》编辑部办公室里,好不容易把牛瀚按坐下,林为民才发现程早春脸色不对劲。

“程主任,你这是怎么了?”

“发烧了。本来是要去医院的,接到了赵茕的电话,说老牛要打人,我赶紧过来了。”

程早春喘着气说道,赵茕是现代文学编辑室的秘书。

林为民瞧着他的脸色有一种病态的红润饱满,摸了摸他的额头,“呦,你这温度也太高了,赶紧上医院去,别再烧出个肺炎来。”

程早春脸上露出苦笑,他也想去医院啊,可现在这情况……

林为民看到他的眼神,立刻明白过来,一拍胸脯,“这里有我,你就放心吧。”

程早春不放心的看了牛瀚一眼,见老同志虽然仍愤愤不平,口中怒骂不断,但好歹没有再起身。

他劝了牛瀚两句,又对林为民说道:“那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先去医院打个吊瓶,你千万把老牛给我按住,有什么事回来再说。”

“放心,交给我吧!”

程早春再次向林为民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离开了办公室。

等他离开之后,林为民让姚淑芝给牛瀚倒了杯茶,对着气喘汗流的牛瀚道:“老同志,气性别那么大,身体可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