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芙蓉镇》座谈会(第2/3页)

她今天还要去拍戏,只能挣扎着起了床,吃完饭,让林为民开车送她去剧组。

送完陶慧敏,林为民来到国文社上班。

就瞧见陆遥晃着膀子从外面回来,林为民问道:“又去外面吃早饭了?”

陆遥赶紧解释道:“我吃的豆腐脑、油条。”

“你紧张什么,我又没说你别的。”

陆遥松了口气。

“稿子改的怎么样了?”

“快了,快了!”

林为民一听这话就知道肯定还没信儿,陆遥的脾气秉性他太清楚了,他也知道催了没用。

陆遥虽然平时不靠谱,但在写作这件事上,还是非常自律的。

下午的时候,林为民在文研所时的同学顾桦来了《当代》编辑部。

“你怎么来了?”

好长时间不见顾桦,林为民万分惊喜。

顾桦一身风尘仆仆,说道:“谢晋导演要改编我的《芙蓉镇》,明天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

林为民高兴道:“早就听说这事了,这可是大好事啊!”

顾桦点点头,脸上尽是喜色,他又说道:“座谈会你过去帮我站站脚呗?”

“我去?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好歹也是《当代》的主编。你不知道,这回座谈会的规格很高。官方代表有陈先生、沪影厂厂长徐桑楚。

文艺界代表有,电影评论家钟殿榧、李陀、香江导演许鞍华、香江南方影业公司总经理许敦乐……”

林为民听一听乐了,这还不少熟人呢。

顾桦一再请求,林为民才道:“行吧,那我明天过去,地址在哪?”

“京西宾馆。”

第二天,林为民送完陶慧敏去剧组,便开车来到京西宾馆。

刚进宾馆院里便看到了阿诚正扶着一个老者拾阶而上。

“阿诚!”林为民叫了一声。

“林老师!”

阿诚脸色惊喜,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父亲,钟殿榧。这位是《当代》的主编林为民,我那几篇小说都是在他手上发表的。”

“谢谢林主编了!”钟殿榧和善道。

“钟伯父,您客气了。阿诚的作品非常优秀,能发在我们刊物是我们的荣幸。”

听别人夸奖自己的儿子,钟父很高兴,几人聊着走进了举办座谈会的会议室。

京西宾馆三楼的会议室很大,有上百平的样子,墙上还挂着“电影《芙蓉镇》改编座谈会”的横幅,会议室中间的长条会议桌隔开了二三十张椅子。

此时会议室内已经坐了几个人,为首的是一位看着很是精干的男人,导演谢晋这时候站起来介绍。

“这位是沪影厂的徐桑楚徐厂长!”

介绍到林为民时,徐桑楚寒暄道:“林作家可是我们沪影厂的自己人!”

“哦?徐厂长这是从何说起啊?”谢晋问道。

徐桑楚道:“林作家的姐夫韩定邦是我们厂的老导演。”

谢晋笑道:“没想到你们还有这样的缘分。”

几人说笑着,又介绍了会议室里的其他几人。

李陀的本业是作家,但这几年除了本业不干,他什么都干。

编剧、编辑、文学评论、电影评论,现在应该算是个杂家吧,在燕京的文学圈很有影响力。

挨着李陀坐着的中年人,林为民看着有点眼熟,谢晋介绍他叫黄建忠,林为民立刻想起来了,这不是“座山雕”的好搭档嘛!

还有享有“中美文学大使”之誉的美籍散文家董鼎山。

一群人寒暄过后,林为民找了个犄角旮旯坐下。

过了几分钟,许鞍华走进了会议室,见到林为民略感意外,她主动坐到了林为民旁边。

“林先生,你怎么来这了?”许鞍华问道。

“这话应该我问你才对,你不是在筹备《情人》吗?”

“《情人》的筹备仰赖沪影厂出力,正好我在沪上,徐厂长让我过来捧捧场。”许鞍华解释道。

林为民笑着说道:“我也差不多。顾桦跟我是文研所同学,过来帮撑撑场面。”

两人低声说了几句,这时又有人推门进来。

会议室里的人都站了起来,“陈老”、“陈老好!”

由于人太多,陈先生没有一个一个打招呼,只是笑着冲大家摆摆手,坐到了事先给他准备好的位置上。

坐到座位上,刚跟徐桑楚说了两句话,瞧见林为民缩在角落里,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朝林为民招招手,道:“小林,往前坐点嘛!别搞的像个受气包一样,这可不像你的性格!”

林为民听见他的喊话,起身往前窜了几个座位,笑着说道:“今天是徐厂长、谢导和顾桦的主场,我就是过来捧个场的。”

“那你往后稍一稍吧!”陈先生玩笑道。

“瞧您说的。都把人叫过来了,哪有往后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