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大赢家(第2/3页)

林为民和阿瑟·米勒在电话里互相恭喜了一番,阿瑟·米勒再次遗憾林为民今年没有到米国去。

跟之前《触不可及》只是单纯获得演员奖项相比,《追风筝的人》在本届托尼奖上可谓大获全胜,不管是剧目奖项、演员奖项还是技术奖项都硕果满满。

这样的获奖结果对于林为民这个原著作者来说是有着非常强大的加持效果的,这个时候如果林为民能够来到米国刷一波脸,对他在米国戏剧界包括观众当中的知名度肯定是巨大的促进。

当然了,因为《触不可及》、《追风筝的人》在米国戏剧界的火爆,林为民的名声已然响彻米国戏剧界,即便没去米国,损失的也不过是在观众们刷脸的机会而已,影响并不大。

林为民也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并没有什么遗憾的。

相比观众对他的认知,行业名声更加重要一些。

跟阿瑟·米勒通话的两天时间后,程早春突然把林为民叫到办公室。

办公室里正坐着两位穿着中山装的人,一看就是体制内的同志。

程早春介绍道:“这两位WS部门的同志,过来找你了解一下情况。”

林为民并无意外,简单聊过之后,跟他想的差不多,是因为《追风筝的人》来的。

跟上次《触不可及》获奖时新闻报道的小雨点不同,这次《追风筝的人》成为托尼奖上的最大赢家之一,成为了米国各大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的热门新闻。

连续不断的消息刷屏,很难不让人注意,这一波新闻报道也引起了国家驻米国纽约的总领馆领导的注意,稍一打听便了解了《追风筝的人》的具体情况。

一听居然是中国剧作家的改编作品获了这么多的奖项,纽约总领馆那边立刻联系了国内。

于是便有了WS部门的人找上林为民的情况。

WS部门的同志确认了情况属实,又朝林为民交代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程早春松了口气,“刚才这俩人进门,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你在外面又捅了什么娄子呢!”

林为民不满道:“领导,您对我的误解有点深啊!”

程早春看了林为民一眼,你对自己的实力是真没点数啊!

不利于团结的话,领导肯定不会说。

只是朝林为民笑了笑,“呵呵!”

WS部门的同志来完国文社,接下来就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几家重量级媒体,这是WS部门的同事临走时就已经交代过的。

既然情况核实属实,那自然是要好好宣传一番的。

年初的时候章艺谋一个金熊奖创造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话题整整炒了一个月,让无数国人为之骄傲。

这回林为民的话剧作品获得了米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托尼奖,并且还是压倒式的豪取四项大奖,同样也是一件创造历史、为国争光的事。

怎么可能不宣传?

应付完几家单位的记者,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了。

关于林为民的话剧获得米国托尼奖的事,早已在国文社传的人尽皆知。

大家对此倒不稀奇,又不是第一次得这个奖了。

只不过听说这次得的奖有点多,那还是很厉害的。

当天晚上七点多,林为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画面出现在《新闻联播》当中。

画面无声,配的旁白:“在刚刚过去的米国第40届托尼奖颁奖礼上,根据中国戏剧家林为民作品改编的话剧《追风筝的人》斩获了包括最佳话剧、最佳话剧导演、最佳话剧男主角、以及最佳话剧服装设计,成为颁奖礼当天的最大赢家。

托尼奖全名为安东尼特·佩瑞奖,是由米国戏剧协会为纪念该协会创始人之一的安东尼特·佩瑞女士于1947年设立,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项。

此次已经不是林为民的作品第一次获得该奖项的肯定,早在1984年林为民的作品《触不可及》就曾获得托尼奖的最佳话剧男主角和男配角的奖项……”

关于林为民得奖的消息占据了《新闻联播》五十几秒的时间,跟上次阿谋得金熊奖是一个待遇。

其中把林为民称为“剧作家”也算是官方首次对于林为民在戏剧界地位的认可。

守在电视前看新闻的陶慧敏激动了半天,林为民这次可比以前长多了,都快坚持一分钟了。

电视上的画面刚刚播放完毕,她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电话。

等了好半天,电话终于接通,陶慧敏兴奋的问道:“妈,你们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

“看到了,看到了!”电话那头的陶母很是高兴。

陶慧敏和林为民谈恋爱的事,早在陶慧敏参加春晚那年便对父母坦白了,毕竟那年她回去带了上千块钱的年货,瞒肯定是瞒不住的,也没想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