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有点内味儿了(第2/3页)

这一年当中,《九州英雄志》的销量稳中有升,每期销量已经稳定在420万册到450万册之间,稳坐国内武侠刊物一哥的宝座,在通俗文学刊物领域也是坐二争一,在它面前唯一的竞争对手只有《故事会》。

在图书出版发行方面,除了已经出版发行的金庸、梁羽生、黄鹰、黄易等几位香江武侠名家的作家,去年通文社又陆续引进了古龙、卧龙生这两位湾岛武侠名家的部分作品。

另外在言情文学领域,通文社也引进了如亦舒、席绢等几位作家的作品,销量不俗,出版图书12种,累计销量320万册。

至于刑侦、官场文学这两方面,则主要以国内作家的作品为主,出版图书9种,累计销量210万册。

加上原有的武侠文学作品的销量,去年一整年,通文社的图书累计销量高达2350万册,算上《九州英雄志》全年4200万份的总销量,通文社全年总码洋高达1.9个亿,赫然已经将国文社这个老大哥横压身下。

去年国文社的销售总码洋也不过1.8个亿而已,被刚刚成立两年的小弟超越,着实是没什么面子。

由此也不难看出,如今纯文学在面对通俗文学的尴尬境地。

除了名声大,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当然了,码洋这种东西只是虚妄。

相比纯文学的固定受众,通俗文学更加依赖渠道的铺货能力,通文社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对于书商们格外的大方,所以书商拿货的折扣也更大。

通文社这一年真正的总收入在1.1亿左右,光是这一年支出的稿酬和版税,就多达1600万,再加上最大头的印刷、装订和宣传费用,全年净利润堪堪达到1300万。

在支付给作家们的稿酬和版税中,仅仅金庸一人就高达近300万人民币。

在金庸之外,梁羽生、黄鹰、黄易等人也均收获了从百万到几十万不等的收入,对于这些香江武侠作家来说,这也是笔不菲的收入。

其他去年新合作的作家,则多是拿到了几十万到几万块不等的稿酬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林为民套着小钻风的马甲所写的武侠小说《天下第一》,去年连载结束出版发行,两册累计销量高达460万册,给林为民带来了超过200万的版税收入。

让人不得不再次感叹,通俗文学的吸金能力。

通文社在稿酬和版税支付方面,继承了国文社的优良传统,从无拖欠,已经逐渐在两岸三地的通俗文学作家群体当中打开了口碑,不需要再为稿件来源发愁了。

开年的第一次会议,林为民主持,李新负责汇报,去年所取得的成绩在年末早已经汇报过了,今天他的主要汇报内容是通文社未来这一年的工作方向。

除了深挖几大类型文学的潜力,开拓新的类型文学市场,李新提出希望可以再创办一份言情文学杂志的想法。

林为民听完他的想法,不禁陷入了沉思,九十年代的国内言情文学可谓开局即巅峰,尤其是琼瑶电视剧的引进,更是助推了言情文学的火热。

包括梁凤怡的财经言情文学,同样有广大的市场。

思考片刻,林为民认为言情文学刊物确实大有可为,欣然同意了李新的想法,并夸奖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在杂志的创办问题上,要舍得花钱,争取一炮打响我们的名声。”

“那社长,您看这刊名……”

刊物命名,那是单位一把手的权力,李新可不敢僭越。

林为民沉吟片刻,“王维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温庭筠也有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我看,不如就叫《红豆》吧!”

“《红豆》?”李新念叨了一遍,眼中闪着亮光,“好名字!”

林为民满意的点了点头,嗯,这个副社长,有点内味儿了。

李新又说道:“社长,还有一件事。去年我们社里出版图书种类和书目都创了新高,还要创办新的言情刊物,内容审核方面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您看是不是增加个副总编辑的职位。”

林为民去年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国文社上,通文社不仅是行政事务,连内容审核都是他和李新共同分担,随着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李新也有些力有不逮。

林为民说道:“是缺了个这么个人。这样吧……”

他说着看向李学刚,“学刚,你来当这个副总编辑吧,于华调到通俗文学编辑室当主任,《九州英雄志》的主任人选我们内部考察一下,看看哪位同志能堪大任。”

要是在国文社,林为民敢搞这种人事调动的一言堂,不用程早春,那帮副社长、副总编就已经造反了。

可谁让通文社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呢,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林为民还真就是一言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