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先发优势(第2/2页)

刘燕明身在广告行业,对于国内电视行业的发展看在眼里,深知因为经济的发展,电视台的广告业务蓬勃发展,观众们对于电视剧的需求比以前旺盛了许多。

现在国家还没向民营资本开放电视剧制作领域,他便打了个擦边球,想通过挂靠的方式投资电视剧,好梦公司的《好梦献给你》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下诞生的。

不过汪硕和冯晓刚收了钱,电视剧却迟迟没动静,这不禁让刘燕明感到焦急。

昨天汪硕给他打电话,说林为民要请他吃饭。

刘燕明刚听到这话时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林为民那是什么样的人物,能请自己吃饭?

等汪硕跟他聊过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汪硕跟林为民关系不错,听说了刘燕明现在要进军电视剧制作领域的事,想找他聊聊。

能结识林为民这样的人物,刘燕明自然求之不得,大喜过望的答应了今天的饭局。

见面寒暄了几句,服务员上菜,大家先吃了几口菜,边吃边聊。

有汪硕、郑小龙等熟人在,大家聊起天来没有任何拘束。

过了好一会儿,林为民问道:“听说刘总有意朝电视剧制作领域发展?”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刘燕明痛快的点了点头,“没错。我开广告公司,跟全国不少电视台都有过交流,现在各地电视台求剧若渴,而且经过这几年广告商大力投放广告,电视台手里都有钱,不像以前了,买电视剧也能出的起价,我认为未来电视剧是个很不错的投资领域。”

林为民微微颔首,夸奖道:“刘总有眼光!”

“您过奖了。”

客气了一句,刘燕明平心静气的等待着林为民接下来的话。

果然,片刻后便听林为民说道:“我在国文社工作,刘总想必知道吧?”

“了解了解。”

“我们国文社是出版社,说起来跟电影电视剧也有些关联。这些年,我们出的不少书都经过各地电视台、制片厂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

一说起这个话题,刘燕明如数家珍,“确实不少,您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我都看过,还有谟言的《红高粱》、何云路的《新星》……太多了。”

“没错。说起来,我们出版社跟电影、电视剧制作公司其实是上下游关系,我们都属于文化产业的内容制造商,所有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经过出版之后,才会经历各类艺术形式的改编。

所以在最近,我们国文社也成立了版权运营部,主要业务是代理作家们的作品版权,与一些制作公司合作开发影视项目……”

林为民说到这里,刘燕明已经完全明白了今天这顿饭局的由来,他心中迅速的思考着合作的利弊得失。

“我今天把大家找过来,就是想聊聊合作的事。”林为民说到这里,又对任豪和郑小龙说道,“任导、小龙,你们二位是央视和燕视的中流砥柱,站在你们的角度,觉得我们国文社和刘总的公司如果介入到电视剧制作领域的话,可行吗?”

刘燕明的眼神也看向了郑小龙和任豪二人。

郑小龙率先开口道:“这当然是个好机会。林老师,这么说吧,当年我们拍《渴望》的时候是到处去找钱,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很多老板是主动愿意来给我们投钱,要求也不高,给点分红,顺便帮着宣传宣传公司或者产品,大家互惠互利。”

任豪沉吟着说道:“现在参与到电视剧制作领域,要说赚钱是没问题的。不过国家还没放开这一块,也只能是跟电视台合作。”

林为民说道:“任导的考虑是对的。不过我得到的消息是,明年国家就会放开民营公司进入到电视剧制作领域,我们今年介入,也算是提前做个准备。”

刘燕明听到林为民这话,心头一惊又一喜,惊的是林为民的人脉,这种涉及到文化、宣传领域的改革消息都能提前一年知道。

喜的则是明年如果真的放开电视剧制作,那么他今年提前进场,有了这份先发优势,一定可以在电视剧领域大展拳脚。

刘燕明转而又想到去年时,燕京盛传林为民将调到电影局任局长,虽然最后没有成行,但大家依然见识到了林为民在某些领域的强大影响力。

而且刘燕明还听说了在去年的沪上国际电影节上,林为民可是贡献了好大的力量,又是请评委、又是抬升交易额,还听说林为民把电影节的一些官员骂的狗血淋头,这帮人也不敢还嘴。

如果能跟这样的人合作,对于刘燕明和他的海闰公司来说,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心中转瞬便确定了想法,刘燕明哈哈笑道:“林老师果然是手眼通天,就冲着您这份人脉,也没有干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