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欺负小学生(第2/3页)

“何必呢,报就报嘛,人家文协筛下来也是文协的事,跟咱们没关系。”

几个编辑部主任抱怨着林为民的不近人情,赵欣却不齿这群老狐狸,一把夺过名单,她数落道:“要不说你们只能当主任呢!看看你们这几个的觉悟,名单是我们报的不假,可送过去人家歘歘歘的给你划下去,你是不得罪人了,丢人的却是我们国文社。”

几个老家伙不以为耻,反而调侃起赵欣来,“嗐,小赵这真不愧是要当领导的人,觉悟就是高!”

赵欣懒得再跟这群老狐狸掰扯,白了他们一眼,出门直奔文协。

文协的办公地点在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文联大楼。

已故的老荣曾经工作过的作家出版社,就在文联大楼的四楼。

赵欣走进文联大楼,来到三楼,敲响了一间办公室的门,上面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雁冰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赵欣找到了对接的工作人员,将国文社此次的报送名单递给她。

工作人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扫了一眼名单上的书目,笑道:“还是你们国文社有实力,一下子就报送这么多好作品。《白鹿原》《尘埃落定》《废都》《雍正皇帝》《最后一个匈奴》《在细雨中呼喊》《骚动之秋》《战争与人》……呀,我都看过!”

赵欣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这就是国文社的底蕴。

她还没说这还是林总编划掉了一大半的结果呢!

“咦?怎么没有林为民的作品?”

小姑娘的问话让赵欣脸上的笑容僵在了那里,这姑娘是真傻假傻?为什么没报送总编的作品,你们评奖办公室心里没数吗?

赵欣正犹豫着要不要给这姑娘上上课,办公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走了进来。

“主任!”小姑娘叫了一声。

赵欣偶尔来评奖办公室办事,认得老者,这是评委会副主任陈长本,同时也是文协这一届的重要领导。

陈长本同样认得赵欣,笑问道:“来送名单了?”

“是。”

陈长本从小姑娘那里要来了国文社报送的名单,看了一眼便蹙起了眉头,“你们林总编真不报名了?”

赵欣不敢乱说话,点头“嗯”了一声。

陈长本无奈的叹了口气,“都是一家人,掷那个气干嘛?”

赵欣忍不住腹诽,评奖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把总编当成一家人呢?

意识到这话跟赵欣说了也没用,陈长本又看了一眼名单,笑着说道:“你们社这一届可真是精兵强将,没有一部作品是好相与的啊!”

赵欣笑了笑,说道:“这还是保守的呢,好些作品都没写上去。”

陈长本道:“那我得替其他单位谢谢你们国文社手下留情了!”

玩笑了两句,赵欣返回国文社,进了办公室就听见大家在讨论雁冰文学奖报送名单的事。

她去文协的两个小时时间里,林为民大笔一挥扫落大半报送名额的事已经传遍了国文社。

对于林总编的魄力,大家是极为佩服的,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这么做的后果。

作家可不是淡泊名利的,相反,在某些方面他们相当的小肚鸡肠。

“估计这回总编得被人恨上了。”

“做事嘛,哪有不遭人恨的?这些作品都报上去,人家评奖办公室刷下来一堆,我们社里的面子也不好看啊!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总编和评委会不对付。”

“嘿,也真是怪了。其实总编跟不少人关系也不错,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呢?”

“这人啊,孤零零的时候是人。但进了体制,就是社会性动物了。”

“精辟!”

……

林为民黜落众多作品,自然是要引起一些作家的反感的,但也因为他的铁面无私,让国文社在本次雁冰文学奖的评奖过程中大放异彩。

10月15日,雁冰文学奖读书班集结在燕京社会主义学院内,读书班由23名成员组成,是雁冰文学奖评选的外围组织,成员多是来自各个文学机构和大专院校的专业评论家,也有一部分作家混迹其中。

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之内,读书班将会集中阅读参评本届雁冰文学奖的112部长篇小说。

要在半个月内完成112部长篇小说的阅读和评定,是个非常具有挑战的工作。

读书班成员们不可能每个人把每部小说都读一遍,所以小说的阅读都是按照分组的形式进行的。

哪怕是黜落了12部作品,但国文社凭借报送的10部作品,数量依旧在众多机构当中遥遥领先。

而且他们所报送的诸多作品,也是读书班所有成员最关注的。

《白鹿原》《尘埃落定》《雍正皇帝》《最后一个匈奴》《战争与人》等众多经典作品,不仅收获了国内无数读者的喜爱,也在文学界创下了极佳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