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越老越金贵(第2/3页)

但更折磨他的,是他那仿佛陷入了流沙之中的创作,无论他如何挣扎,却始终不得存进,并且一步一步的向下沦陷。

近两年,万先生试图拾起他解放前未完成的剧作《桥》,费了很大的心力,却总有想不通的关,过不去的坎,让他的心气越来越弱。

对于23岁便作出《雷雨》的万先生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让他痛苦和煎熬的了。

尤其是这两年他身体不好,精神上的煎熬更让他备受折磨。

万先生甚少在林为民面前流露出这番姿态,林为民心中替万先生难过,却不知道该如何劝导他,因为他知道,他所能想到的话,万先生在心里一定劝过自己无数遍了。

林为民拿起万先生放在床头的书,那是弘一法师的书,正翻着的那一页,写的是:“水月不真,惟有虚影,人亦如是,终莫之领。”

林为民看着,然后读了出来。

沉静的病房里只有他的声音,本来焦虑、低落的万先生听到这段话抬起了头,看向林为民。

他的心情似乎有了些许改善,静了一静,说道:“这个世界,与马克思的世界不一样,与资本主义的世界也不一样。你觉得怎么样?”

林为民知道,他说的是书中所指的世界。

林为民沉吟,“宗教信仰,将一切人类形而上的思想与行为归结于神。我不确定有没有神,但总想,即便真的有神,神总不至于浅薄到与人论道,替人解忧。”

他的比喻就好像,人蹲下来,与地上的蚂蚁说,蚂蚁、蚂蚁,你有什么忧愁吗?

万先生闻言,脸上露出笑容,这倒并非是林为民的开导让他茅塞顿开,而是想到了自己也曾这样风华正茂过。

“这几年困囿于病榻之上,人倒是矫情了不少。”

林为民笑着与万先生说了几句话,窗外天空放晴,阳光正好。

出了燕京医院的大门,林为民情绪不高,陶慧敏观察着他的神色。

“老人岁数大了,身体不好,情绪影响也很大,你也别太在意。”

林为民点点头,“我明白。”

大年初二,林为民一家来到了故宫旁的二进院,虽说大年初一都是大家在一起过的,但回门的形式还是要走一下。

中午吃完饭,他去了一趟老覃的四合院。

规模不大的二进四合院,院门虚掩着,看起来今天家里是有客人。

年前燕京下了雪,院内的积雪已经清扫得干干净净。

一堆煤块躺在院内躺在角落,这是燕京人家每到冬天的标配,煤堆被一层薄雪覆盖着。

还没进内院,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欢声笑语,林为民来到院中央,屋里有人察觉到来了客人,出门一瞧,认出了林为民。

“爸,林总编来了!”

今天是年初二,女儿回门的日子,覃朝阳的两个闺女带着家人来到了父亲居住的四合院。

“稀客啊,你怎么有空来我这了?”覃朝阳笑问道。

林为民不客气的坐下,“瞧你这话酸的。我对你们这群退休老干部的爱护,那可都是一视同仁,谁让你不搬家属楼那边?年前我还请客来着,你都没赶上。”

覃朝阳颔首,“听说了,两瓶酒,累的老蒙夫妻俩半夜腿都抽筋儿了!”

“造谣,肯定老牛说的。”

“谁说的不重要,关键是你这心够黑。我要是搬过去了,你指不定怎么折腾我呢,在这待着,挺好。”

两人逗了几句闷子,气氛轻松愉快。

今天覃朝阳家儿孙辈都在,说是儿孙辈,但最大的那个孙子已经跟林为民岁数一般大,下面还有重孙子、重孙女。

“老覃,人丁兴旺啊!”

林为民这句话让覃朝阳眉开眼笑,人到了这个岁数,看到儿孙满堂,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便是极乐。

“来来来,没结婚的都有份。”林为民从兜里掏出了几张毛爷爷。

家里的小辈儿们有点不好意思,谁也没上前。

覃朝阳笑道:“都拿着吧,他人小辈儿大,关键是有钱,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小辈儿们这才上前领了压岁钱,然后不忘给林为民鞠躬问好。

拿到了压岁钱,大家都很高兴,100块在如今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哪怕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很可观。

林为民见覃朝阳家里取暖用的依旧是煤炉,输热管直通窗外,途径屋内的地方散发着暖气,问道:“要不冬天搬家属楼那边吧,有集中供暖,能省不少事呢!”

“住习惯了,懒得搬。”覃朝阳摆摆手,又说道:“而且现在年纪大了,怕冷更怕热,冷是习惯了的,热却不太能熬得住,燥的很。”

“你这可真是越老越金贵。”林为民调侃着。

覃朝阳起身提着水壶给林为民的茶杯续了点水,“到了这个岁数,什么也不求,只求身体健健康康,别给家里人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