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第2/3页)

改编漫画于少女漫画杂志《红豆漫画》创刊号开始连载,短短9期时间,《红豆漫画》单期销量已经突破了500万份,总销量超过4000万份,打破了国内漫画刊物的销量天花板,也成为国内漫画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刊物。”

林为民如数家珍般的将这一年时间里,国文社的一桩桩成功改编案例摆到台面上来,听的台下的记者们无不瞠目结舌。

在他总结之前,其实很多记者都搜集了不少关于国文社和这些改编作品的信息,但零零总总的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直到林为民这番慷慨讲话结束,台下的记者和嘉宾、同行们才终于意识到,过去这一年里国文社是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

“全版权运营计划”。

这个概念经过一年时间打磨,终于向世人露出了它璀璨辉煌的一面。

国文社郑重承诺,他们将投入重金,围绕众多广受读者欢迎、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进行全版权运营。

他们做到了,仅仅一年时间,全版权运营计划不仅给国文社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增长点,也惠及了国内的众多文学创作者。

“还是以《花季雨季》为例,去年这部小说经过了数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不仅是赢得了读者和观众们的喜爱,也不仅是为几家参与改编的企业创造了不菲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它为原作者带来了庞大的稿费收益。”

林为民说到这里时,语气极为郑重,台下的记者们也都屏气凝神的注视着他。

一部《花季雨季》,让当时还在上高中的小姑娘毓秀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青年作家,同时也让她收获了数百万元的稿费。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冲向了云霄。

但如今,云霄之上仍有浩瀚的宇宙星空。

“500万元!”

林为民的口中吐出这个数字,震撼人心。

“超过500万元,《花季雨季》的各类改编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当中,为原作者毓秀带来了超过500万元的各类稿费收入。

我想,如果要是给国内的作家排一个收入排行榜的话,那么毓秀必定会独占鳌头!”

慷慨激昂的一段话说完,台下的反应却有些奇怪。

林为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不好意思。忘了本人,我重新说一下:是独占榜眼!”

台下的记者和嘉宾们轰然笑了起来,笑声中包含了善意,也包含了惊叹!

500万元,整整500万元。

最关键的是,这只是小说的各类版权开发所产生的收益。

如果算上小说出版的版税分成,毓秀岂不是仅凭着《花季雨季》这一部小说,就能收入近千万人民币的稿费?

前所未有!

不对,前面还有一个,是林为民。

但林为民这种妖孽,中国文坛上百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毓秀这个小姑娘何德何能能与他相提并论?

很多人都相信,假以时日,这个“千万”前面的“近”字一定会去掉,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是一年,甚至是半年。

毕竟,《花季雨季》的全版权运营计划太过成功了。

在国内文坛,似乎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做到像这部作品这样全面开花,并且是广受欢迎。

比它名气大的,没它受众广;比它受众广的,没它赚的多;比它赚的多的,没它名气大。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刨除林为民这个挂壁。

除了以上这些靠版权开发赚了大钱的作家,哪怕是作品仅有广播连续剧改编的作家,很多人也赚了五位数,甚至是六位数的稿费分成。

“让更多的作家同志亲身参与到文化产业的饕餮盛宴!”

国文社用实际行动鉴证了自己的诺言!

林为民的讲话带给记者们的震撼,让会场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静,而后轰然作响。

记者们太想探究全版权运营计划的内中究竟了,他积极的举手,争先恐后的示意,但林为民却不慌不忙,并没有给这群记者提问的机会,而是宣布了发布会的下一项进程。

林为民不给大家提问的机会,记者们本来还很郁闷,甚至还有人心里咒骂林为民吊人胃口。

但当大家听到那一句“接下来让我们有请几位内容制作公司负责人来为我们介绍国文社1996年版权运营作品名单”时,记者们迅速安静了下来。

提问什么的,其实也不是很着急。

相比提问,大家还是更关心96年这一年,将会有那些作品被国文社列入版权开发计划当中来。

毕竟有众多改编成功的作品珠玉在前,大家对于后续的作品改编期待更高了。

《有话好好说》《人间正道》《永不瞑目》《不见不散》《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