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凯子心态崩了(第2/3页)

电影的质量毋庸置疑,更是夺得了大奖,这样的电影不引进,都对不起中国的电影观众。

引进,必须引进!

这话可不是林为民说的,而是电影局新任局长刘建忠说的。

没用林为民主动联系电影局,刘建忠得知了《美丽人生》在戛纳电影节的表现,上赶着便给林为民打来了电话,主动送上名额。

林为民当年差点就挤掉刘建忠的位子,按理说他对林为民应该没什么好印象才对。

但林为民在国内电影行业地位颇高,而且据传与时任广电部一把手的田从明关系莫逆,刘建忠怎么会错过这个送人情的机会呢?

刘建忠的主动让林为民省了点心,表示了一番感谢后,他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迈克尔·菲利普斯。

得到这个消息,迈克尔·菲利普斯万分欣喜。

中国的电影市场如今虽然规模并不大,但这行向来是赢家通吃,盘子不大,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吃不到肉。

当年《霸王别姬》在国内上映,狂揽近2亿票房,换算成当年的汇率,就是3000余万米刀,迈克尔·菲利普斯对此事终身难忘。

同样是改编自林为民的电影,同样在戛纳获得大奖,而且表现更具统治力。

《美丽人生》复制一次《霸王别姬》的票房奇迹,不过分吧?

迈克尔·菲利普斯心中充满着美好的畅想,接下来,趁着刚刚获得大奖的热乎劲儿,他将带着罗伯托·贝尼尼继续征战电影节,并筹备各国的上映事宜。

连续不断的报道持续了近半个月,国内文学界、电影界充斥着各种关于林为民的消息。

不少人在讨论《美丽人生》的时候,也没忘了拽上程凯歌的《风月》。

程凯歌三年前带着由林为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霸王别姬》在戛纳一举斩获金棕榈大奖,今年他又带着花了两年时间精心打磨的《风月》再度争夺金棕榈。

可结果却是被《美丽人生》虐的体无完肤,在电影节上颗粒无收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大家还听说《风月》在电影节的口碑很一般。

电影节不仅是竞争奖项的地方,同时也是卖版权的地方。

观众和媒体的评价与口碑直接影响了一部电影的版权交易,尤其是在没有得奖的前提下,对于程凯歌来说,版权交易就更是一根救命稻草了。

后世程凯歌在中国影坛有个“建城狂魔”的称呼,《霸王别姬》火了之后几乎每拍一部戏就要建一座城。

在拍摄《风月》时,他为了还原当时沪上的风貌,就与沪上合作搭建了车墩影视基地,花费不菲。

后来这个影视基地也成了国内大部分讲述沪上故事的影视剧的取景地,成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

再加上《风月》开拍之后还经历过换女主角的风波,《风月》这部电影的投资比《霸王别姬》高了近一倍。

如此高昂的制片成本,光靠着国内票房回本是不现实的,除非复制《霸王别姬》的票房奇迹。

《风月》在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版权交易也没卖出去几个国家。

消息传回国内,不少人幸灾乐祸,私下谈论程凯歌这次折戟戛纳和《风月》的失败,传着传着就传出一股流言来。

“《霸王别姬》牛,牛在林为民,而不是程凯歌。”

如果说戛纳电影节上惨败于《美丽人生》是杀人的话,那么当程凯歌回到国内听到这股流言来时,就是诛心了。

跟名利沾边儿的地方,历来是极其现实的。

当年《霸王别姬》的成功让程凯歌被捧得有多高,如今《风月》的失败就让他被摔的有多惨。

回到国内,程凯歌甚至已经无心去参加其他电影节,更无心去筹备电影的上映事宜,将自己锁在了屋子里不问世事。

这可苦了徐枫,程凯歌这个导演撂挑子,可她却是花了真金白银投的电影啊!

不管怎么样,电影拍完了,电影节也参加了,该上映还是要上映,能收回点投资是一点,总好过颗粒无收。

程凯歌这个导演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但徐枫不行,那可都是她的钱啊!

特别是一想到,她当初昏了头居然跟程凯歌签了五部片约,徐枫就有一种想甩自己几巴掌的冲动。

“嘿呦,这记者嘴可真够毒的!”

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分析《风月》冲击戛纳电影节失败原因的文章,记者本人参加了本届的戛纳电影节,了解了《风月》的故事,在文章中对《风月》和程凯歌大加抨击,毫不客气。

尤其是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让冯晓刚看完之后乐的直搓牙花子。

“《霸王别姬》的成功在于林为民,而《风月》的失败在于程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