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卖疯了(第2/3页)

到了第二天,今天是星期二,这个时候通常应该是电影院里一周里最冷清的时间段,但今天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

上午10点,是首都电影院最早一场电影放映的时间,工作人员尚未进入状态,就有不少观众买票走进了电影院放映厅,这些观众全都是奔着《英雄》来的。

工作人员查看了一下售卖出去的电影票,平时有三五个人就算大卖的10点场竟然坐进去了近一半的观众,这种现象让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们啧啧称奇。

“《英雄》这水平有点牛啊,大早上放映厅坐了一半人,今天可才周二啊!”

“电影昨天我猫旮旯里看了,章艺谋拍的是真牛逼!有多少人来看我都不稀奇。”

“真的假的?”

“废话,爱信不信,不信自己看去。”

在电影院工作工资不高,但有个福利就是可以免费看电影,员工不仅可以自己看,还可以带家人来看,也不用买票,把人带进来,找个犄角旮旯一猫就行。

10点场的放映结束了,还没等工作人员们喘口气,电影院里的观众更多了。

来的观众绝大多数买的都是《英雄》的电影票,其余的一小部分买了《鸦片战争》,零星有一两个观众买的是其他正在放映的电影。

到了下午,这种趋势越发明显了,电影院经理果断致电发行公司要求增加拷贝。

《英雄》上映才第二天,但现在傻子都看出来了这部电影的统治力。

已经上映了二十三天的《鸦片战争》在它手下无法走过一合,更别说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这些电影几乎被秒的渣都不剩。

增加排片,必须狠狠的增加排片!

《英雄》的排片增加,那么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的排片就必然减少,一众炮灰不必提,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6月9日上映,上映前几天势头不错,首周取得了2860万元的票房。

按照以往的票房走势规律,第二周的电影票房应该至少有4000万,差不多第三周就可以实现票房破亿,这个结果让制片方有些失望,但也算勉强可以接受。

《鸦片战争》投资巨大,想依靠国内票房回本,起码得有2.5亿的票房才有希望,这在如今的电影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延期放映的话,最后的总票房落在1.5亿应该轻轻松松。如果后续海外上映和版权销售顺利的话,回本还是有希望的。

可现实却狠狠给了《鸦片战争》的制片方们一个狠狠的巴掌。

电影第二周票房1640万元,第三周票房1120万元,累计票房5620万元。

上映二十一天,票房破亿,遥遥无期。

《鸦片战争》颓势尽显,连拿1亿票房都费劲,更别说1.5亿票房了。

电影票房走势不理想,自然是因为观众不买账。

上映最初几天的虚火过后,这部电影真正的受欢迎程度显露了出来。

《鸦片战争》并不是一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电影,再加上如今《英雄》一上映便有烽火燎原之势,几乎断送了《鸦片战争》后续票房的所有可能性,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英雄》上映三天,《鸦片战争》排片量呈断崖式下跌。

当然,被《英雄》挤压排片空间的受害者不仅只有《鸦片战争》。

实际上,只要是跟《英雄》同期的电影,无不深受其害。

院线放映是市场竞争最残酷的阶段,一座那么大的电影院放在那里,场地、人工、拷贝……每一样都是成本,电影院的排片自然是要有一个优先顺序的。

谁能给我赚钱,谁的排片场次就多。

上映第三天时,《英雄》连上午第一场的放映厅内都几乎坐满了观众,这样的电影他们怎能不给排片?

不仅要给,还要大给特给。

毕竟像《英雄》这样的电影可不是每年都有,各地电影院自然要趁着这一波机会好好赚它一波钱。

这年头没有完善的统计系统,谁也不知道《英雄》在全国范围内的排片到底占了多少比例。

但是卖出去的拷贝数不会骗人,《英雄》上映的最初几天内,中影和燕影厂几乎每天都要发出上百份新的拷贝。

当电影上映刚满一周时,几家发行单位梳理手中的数据,竟发现《英雄》的拷贝发行数已经达到了550份。

看到这个数字,所有人无不惊诧。

要知道如今国内发行系统内也不过600家电影院,《英雄》的拷贝发行数能够达到550份,证明《英雄》的上映规模已经覆盖了全国九成以上的电影银幕。

而且按照不少市、县一级发行公司的习惯,他们是舍不得给一家电影院单独供应某一影片的拷贝的,通常都是几家电影院共享一个电影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