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进击的沪美厂(第2/3页)

跟冯晓刚聊了几句之后,林为民和于东坐到了一起。

“今天表现不错!”林为民夸了一句。

于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问道:“您在下面坐着,我心里就有底。”

一旁的冯晓刚心道:要不说人家年纪轻轻就是总经理了呢,瞧瞧这语言艺术!

于东和林为民说起了前两天去沪上的情况,文华影视借着制作《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的机会,将众多沪美厂的自身动画师都挖到了旗下,于情于理得得跟金国平沟通沟通。

所以年后刚上班,于东便去了一趟沪上。

见到金国平,于东的姿态摆的很低,如此一来,金国平也不好兴师问罪,毕竟文华影视是高薪挖人,沪美厂自己不给员工高薪,人家文华影视愿意给这些员工高薪,他总不能骂人家,那得多不要脸啊!

当然了,金国平没办法生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上映后的表现。

这部动画电影大年初一上映,虽然同期有程龙的贺岁电影《我是谁》,但双方的观影人群风格迥异,所以《我是谁》对于《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上周第一周,《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取得了810万票房。

这个数字一出,文华影视内顿时一片欢欣鼓舞。

《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投资600万元,宣传费用150万,文华影视深知如今动画片在国内的处境,所以对于他们的第一部电影的票房期待并没有那么高,只是希望能够破千万票房就很好了。

可电影第一周的票房着实是给了文华影视一个大大的惊喜。

到了第二周,《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的票房走势稳步上升,达到了1250万元,两周累计票房破了2000万。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部国产动画电影来说,堪称完美。

七八十年代算是国产动画电影的高峰时期,那个时期的观众们偶尔能在电影院里看到国产动画电影的身影,但大多数时候这些动画电影走的还是科普放映的路子,基本不赚票房。

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国产动画电影的环境迅速恶化,基本已经从电影院绝迹。

近几年唯二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票房的动画电影都是引进片,一部是95年的《狮子王》、一部是96年的《玩具总动员1》,其中《狮子王》更是豪取4130万票房,成为横亘在中国动画电影前的一座高山,看起来难以逾越。

《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上映两周累计2060万票房的成绩,不仅是给了制片方和发行方一个大惊喜,也让很多动画从业者和动画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曙光。

如今《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上映三周,第三周票房出现了不小的跌幅,仅有720万元,累计票房也来到了2780万元,看起来破3000万票房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这个成绩虽然距离《狮子王》有一定的距离,但已经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天花板,值得所有人为之骄傲。

而《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的成功,获益最大的除了文华影视就是沪美厂了。

如今的沪美厂早已不复当年荣光,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可以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跟文华影视合作算是内外交困下的无奈之举,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步无奈之举还真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沪美厂投资了《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100万元,电影如果能够取得3000万以上的票房,那么沪美厂就可以收获230万左右的收益,投资收益十分可观,但更重要的是《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带给沪美厂的信心和发展前景。

所以面对着带给沪美厂如此成功的文华影视,金国平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他们撕破脸的。

不仅不会撕破脸,双方还会继续加强合作。

于东在沪上待了一周时间,办妥了文华影视沪上分公司的事,安顿好了众多挖来的动画师。

同时还敲定了沪上分公司今年的项目,一部是文华影视独立制作的《舒克和贝塔:兔年顶呱呱》,投资800万人民币。

另外一部还是与沪美厂合作,双方投资1000万开发《葫芦兄弟》的动画电影《葫芦小金刚》,这次金国平学精明了,投资了300万人民币,这个份额也是文华影视能接受的极限。

《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的成功带给了文华影视信心,也带给了沪美厂做动画电影的信心。

于东说到这里,语气玩味起来,“我听说我走之后,老金又有点动作?”

“什么动作?”

“沪美厂找银行贷款了,好像是打算再投资一部动画电影。”

林为民闻言笑了出来,“财帛动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