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2/3页)

2月28日是二月的最后一天,也是二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距离元宵节还有两天。

众人又聚集在曲小伟网咖的二楼,于华感慨道:“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小伟这地方是个世外桃源。”

“你这番感慨来的莫名其妙,妻贤子孝,事业又一帆风顺,你有什么好感慨的?”谟言调侃道。

于华叹了口气,“我儿子上学期考试得了个倒数第二,程虹总说是遗传了我的基因。”

“这不废话嘛,不遗传你的还能遗传别人的?”谟言道。

众人一阵哄笑,于华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倒数第二确实是低了一点,不过进步空间也比较大嘛!”

林老师宽慰人的角度比较奇特,同时表情里夹杂着几分自得,去年小豆包可是得了个年级第三。

当年这群人聚会,谈论的都是文学、哲学和历史。

如今变成了一群中年人聚会,话题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了改变。

这群人里孩子年龄最大是曲小伟,他儿子曲向南明年就该上高中了。

“我打算过两年送他出国留学。”曲小伟说道。

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的留学大潮就逐渐兴起了,最早的是公派留学,后来是自己花钱也要去。

现在不少人都有钱了,开始想着把孩子也送出国镀层金,曲小伟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

“可我就怕这小崽子出去了就不回来了。”他又担忧的说道。

“怕留在国外,你就别送了。”郑国一杆白球进洞,面子上十分挂不住,放下球杆,“留学这事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也不能这么说,有些人不是也回来了吗?”

郑国直言道:“我说这话你别不爱听。真心报国的有几人?绝大多数回来的,还不是因为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吗?可即便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回来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迷人眼啊!”曲小伟感叹道。

佟钟贵轻松道:“以后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回国的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众人七嘴八舌的瞎聊着天,林为民和石铁生躲到了角落里。

“现在见面聊的东西越来越没意思了。”林为民说道。

石铁生抽了两口烟,将还未燃烧过半的烟按在轮椅立柱上,夹到耳朵上,“人到中年,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他问道:“你那部小说是过两天发吧?”

林为民点点头,“是,过两天就上市了。”

“又一部长篇啊,真羡慕你这个效率。”石铁生艳羡着说道。

他现在的身体大不如前,为了照顾身体,每天动笔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本来效率就不高,现在产量就更低了。

两人正聊天的时候,曲小伟凑了过来。

“为民,前几天我认识个朋友,九龙家园的老板,从他那弄了两套大别墅,花了300多万,你说以后能涨不?”

林为民嫌弃的看了他一眼,投资炒房你买别墅,活该你赔钱。

好吧,以燕京的房价涨幅,赔是不可能赔的,赚的少点而已。

“不知道。”

曲小伟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自言自语道:“我觉得肯定能涨不少,他们那房子设计的不错,彩色的外立面、欧式三段式主体、观景窗、塑钢窗……”

他吧啦吧啦讲了一堆,全是被开发商洗脑的话术。

这两年单位不分房了,老百姓的眼睛开始从单位的房管处转向了地产开发商。

从去年开始,燕京各处正在开发的楼盘售楼处就开始一茬一茬的接受老百姓的洗礼。

随着燕京一条条交通干道的打通,东四环、南四环、西四环、白颐路、地铁5号线、复八线、城市轻轨铁路……人们选房的脚印也被推的越来越远。

这个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大家熟悉的地方却越来越少。

曲小伟的打岔把话题岔到了国文集团上,国文社变成了国文集团,虽然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人还是那些人,可对曾经熟悉国文社的作家们来说,每每提到还是觉得有些陌生。

石铁生谈起这件事,语气中带着几分遗憾。

“这是不得不做的改变,传统出版社在国内的生存状况正在变得越发艰难。我不想看到再过二十年后,国文社的人仍窝在那栋老旧的办公楼里,出版的书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当年的辉煌随风散去。

现在的改变虽然会让大家觉得陌生,觉得没有了当年的味道,可总好过被时代淘汰。

你刚才说‘一切都在走向庸俗’,其实这正应该是我们警惕的。

我们这代人所受到的教育其实是有非常大的缺失的,不仅是教育,在审美方面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狭隘的把控着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