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真形(第3/4页)

“这样,师弟且先回府小憩,明日此时再来云宫寻我吧。”

“哦?”许庄心中一动,发觉道辰真人言中似有深意,稍作思量便应道:“既如此,小弟明日再来叨扰。”

道辰真人微微颔首,许庄行了一礼,便自出了大殿,离开云宫。

……

世事易变,山水不改。

即使太素正宗这般万年道统,一百年间门中也有许多变化,但又有许多事物巍然不变,尤其这大泽茫茫水天接,仙峰矗立争云头的景象。

冲云峰。

薛玉人端来四味茶,置于案上,言道:“老爷请。”

许庄微微点头,目光在薛玉人稍稍多了些许变化的面容上停留了一息。

他闭关百年,薛玉人竟是炼法有成了,玉石成精虽是寿命悠长,修行却极缓慢,能有如此进境,此女倒真始终心怀求道之念。

许庄问道:“玉人,你为本座打理俗事多久了?”

薛玉人应道:“回老爷,两百载了。”

许庄缓缓点了点头,言道:“若有朝一日,你有炼法凝丹的机缘,可从府中支取大药。”

薛玉人侍奉许庄两百载,知道他的性子,也不做推拒,款款行了一礼,言道:“谢老爷。”

话虽如此,薛玉人从道基到炼法便用了一百多年,炼法凝丹之日更是遥遥无期,许庄没有多言,挥了挥手,薛玉人退到一旁侍立,他便取过一枚玉简看了起来。

这枚玉简中所记,乃是许庄闭关一百年来门内门外所发生之事,小到宗门大比名次,大到神洲大事皆有记载。

宗门大比名次于许庄自无什么可关注的,不过这十年大比的魁首之中,倒出了一位名为关珏的弟子,炼就了上品金丹,晋身真传之中。

除关珏之外,太素正宗这百年来还有另外两名真传,也皆曾在大比之中进入前四。

可见斗法之能或许不能说明什么,但道法高深者对道术参悟自然更佳,立下宗门大比确实是个不错的决策。

百年内连出三名真传,虽不比妃凡烟、周钧、秦登霄接连成丹的盛况,但已比之往代频繁不少,可见如今确是英才辈出之际,当然或许也有南瞻宝洲之因。

南瞻一事太素正宗大出风头,如今声威渐隆,若不是周钧此子竟然突飞猛进,炼成了元婴,又是呈现六大真传齐聚的鼎盛时期。

不过即使不算周钧,太素正宗五大真传年岁相差至多百余岁,已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了。

不过似乎天数使然,玄消魔涨的大势之下,太素声威并没有使魔门消停太久,魔门中人行走神洲越加频繁,至多在三宗地界才稍加收敛,白骨宗更是屡屡攻打天渊派山门,似乎两派斗争已不可缓解。

不过天渊所在中原大地东南,上玄宗都对此无动于衷,更轮不到太素插手。

三宗六派虽不是同气连枝,但毕竟同属玄门,就如此坐视白骨宗与天渊派斗争,似乎有些不对,但以许庄如今眼界,还猜不透博弈玄黄大势之人的想法,只是按在心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之事,许庄概览一番,记在心底,又将思绪放回眼前。

他门下三名弟子,三徒秦登霄炼就上品金丹,如今也在神洲闯下不小名声,并不需他来操心。

二徒袁皓自南瞻宝洲一行,集成凝丹大药,天材地宝之后,已炼就六印金丹,倒成了门中除许庄之外唯一以三相六印凝丹法成丹之人……

唯有大徒李长风,似乎令许庄一再失望了。

一百年前,李长风离开了冲云峰,在云梦泽中寻了一座灵岛,与游锦儿结庐而居。

时至今日,李长风既没有炼成上品金丹,也未选择中下品流,炼法修士不过三百岁寿,他应当已经垂垂老矣了。

许庄沉默半晌,唤过薛玉人:“你执我玉令到庶务堂中,取一瓶甲子大丹予长风送去。”

薛玉人正待应话,许庄抬手一止,淡淡言道:“既然心性不坚,何苦执迷不悔?与其瞻前顾后,莫再消磨时光。”

“你将此言同甲子大丹一起带到,令他服下之后,凝中品金丹吧。”

薛玉人吃了一惊,顿了一顿,才从许庄手中接过玉令,低低应了声:“是。”

许庄挥了挥手,待薛玉人离去之后,他才轻声一叹,回返了静室之中。

……

翌日日居中天,初夏天光正炽。

许庄再离洞府,径直来到掌教云宫,这番知行童子却已准时候在门前,将许庄引入大殿之后,忽有炁流聚来,道辰真人在许庄面前显露身形。

待许庄见礼过后,道辰真人微微颔首,自袖中取过一只宝匣,递到许庄手中。

“这是?”许庄目露疑色,在道辰真人示意之下启开宝匣,却见其中竟是一枚玉简,神识一探之下,眉头登时一挑:“定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