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道妙试法经(第2/3页)

而这样的真形法宝童子,老师座下却还不止一位。洪象仙乘雷鹏到了山腰,翻身飞落下来,一位粉雕玉琢的女童坐在山石之上,对着一面千丈崖壁,似乎百无聊赖,又似乎正在思索什么。

这面崖壁自上而下,刻着无数凌乱的剑痕,洪象仙不禁朝上望了一眼,见有多出不少痕迹,心中一凛,不敢多看。

这些剑痕乍看似乎凌乱,其实可是那一位太乙童子的剑法思考,以他如今的本事观之却恐徒伤心神。

洪象仙朝太乙童子行了个礼,没有得到回应,也不以为意,独自绕过崖壁,见里开着一方堂皇殿门,恭敬行入其中,便有宫装女子前来引他入内。

他知晓这些阴神驻世的女子,都是渡虚宫中的侍者,不敢有所怠慢,还礼之后随其入内,转过几处廊道,才到了一处殿中。

殿中仙雾袅袅,玄光萦回,步入深处,才见许庄阖目端坐在上方,顶上庆云飘渺不定、万炁浑旋,颅后大罗灵光凝成神轮、华照三尺,更显宝相庄严。

见此情形,洪象仙连忙伏身行礼,口称:“弟子洪象仙,拜见老师。”

许庄对洪象仙的到来,当然早有预料,睁开双眼落下目光。

洪象仙如今的根基,与修行玄门道法到了炼法境界的正常修士相比也不差许多,一十二年时间能够做到如此程度,即使有着诸般因素,也与他本身非凡的天赋脱不开关系。

如此一来,洪象仙若能转修上乘道法,当可突飞猛进,甚至筑下更上数重楼的根基,若能炼就上品金丹,日后不定真有一番成就。

“虽然早已言明,不过本座仍需再作问询。”许庄淡淡道:“你已筑下上乘根基,求得武圣鬼仙皆非难事,但习玄门道法,仍有无数艰难险阻,如此你仍不改变主意么?”

洪象仙应道:“弟子心慕大道,唯愿求得正法。”

许庄道:“我要传你的,乃是初创之道法,未必没有舛误之处。”

洪象仙一叩首,坚定道:“请老师赐法。”

许庄闻言,终于缓缓点了点头,却未急着传法,而是首次与洪象仙道出了自己的来历:“你既习我道法,便是我的门下,你且听好了。”

“我乃东寰宇玄黄界有道之士,修行于太素正宗福地,大有南华洞天,号作道妙真人。”

洪象仙竖耳听着,顿时喜不自胜,连忙三叩九拜,口道:“弟子见过师尊。”

许庄受过了礼,才道:“你是本座的第四名弟子,但修行的道法还未列于太素正宗之传,你也并非太素正宗的门人,当属大有南华洞天门下别府之传。”

“但你不可因此恣肆无度,仍当法天地、敬祖宗,明师承、皈三宝,恪守门规、勤勉修行,以期日后能够归于正宗,可知晓么?”

洪象仙目露坚毅,肯定道:“弟子敬遵师尊教诲。”

许庄微微点了点头,终于缓缓道:“既如此,我便传你《道妙试法经》。”

这十二年来,许庄除了修行之外,便是尝试汇通各家,创造出属于自身的成道之法。

以他的道法造诣,想要创造一门寻常真法并非难事,即使互拼乱凑,也未必不能指向元神大道,但是许庄所要创造的道法,自然不可能如此简单。

他对此法寄予厚望,希望此法能够成为他得道的重要臂助,日后能与世间直指纯阳,有望天仙功果的上乘道法相提并论。

如此一门真法,许庄就连命名也斟酌过许多,但最终他却认为此法乃是草创,也不应担当如何名号,故而暂名《道妙试法经》。

《道妙试法经》虽是草创,但是此法事关他的道途,许庄以太玄开天大罗灵光不断推演,无数番反复琢磨,直到两载之前才初有所成,为此甚至使风灾迫近了七八十载有余,但在这汇贯所学,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他自身也获益无穷。

而对于《道妙试法经》的第一位参习者,甚至还要在许庄之前修行此法的洪象仙,他并不吝惜等待其将根基打造得更加圆满,因此才有这两年等候。

“你且听好了。”许庄淡淡一言,洪象仙神情顿时肃起,仔细听着:“此经晦涩庞冗,需分多日讲述,今日宣讲——太易篇!”

不过,许庄这一部真法,汇贯自身所学,从开天太素到物质之基,从形质之生到阴阳变化皆有涉猎,那从何处讲起,唯太易者也。

许庄的道法,并没有‘太易’一门,实则也未听说过,世间可有太易道法,但太素道法者曰形曰质,阐尽开天辟地之理,可说是建立在先天五太的学说之上而成。

因此许庄可说,自己对于五太演变有足够涉猎,否则谈何汇贯所学。

“道者法天地,天地何来,始于太易,太易者未见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