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法难加身,灾劫奈我何?(第2/3页)

许庄一时竟是怅然,就这短短时间之内的体悟,只需日后稍作梳理,他的道法定然会有难以估量的进境,这种得道的痛快是任何求道之士都梦寐以求、无法割舍的。

不过只是很快,许庄便从其中脱离出来,反而念头一转。

顿悟对于他这样的修道者而言,其实不是什么千载难遇的机缘,但也不至于俯拾皆是,否则成仙了道,恐怕都已不是难事了。

这一次参悟道法,许庄并没有受到什么外界启发,一切仿佛自然而然,但他炼就元神未久,还未来得及积攒下足以厚积薄发的道法积累,这显然并不符合常理。

倒是这种为大道所接纳的感受,令许庄想起了曾在道书之中读过的一个字眼。

许庄忖道:“难道是天降‘功德’?”

其实‘功德’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并非什么具体之物,道家认为大道至公无私,并不会有所偏好,自然也不会因为什么行为,便降下什么‘功德’。

事实上,道家所认为的‘功德’,乃是基于大道运转的一种自然之理,就好似生灵之中,哪一个体的行为、举动、甚至存在对于族群有益,那么他对族群既有‘功德’,族群也会给予回报;

在玄门宗派之中,门人弟子若为宗门做出贡献,那么宗门便会降下‘功德’于他,这便是许多玄门宗派都会使用的‘善功’二字的由来。

基于此理,若是一个人能够功于大千,得到天地所钟,亦是正常之理,甚至若有人能益法于宇宙,或许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造化所钟’都不无可能。

那许庄的顿悟是否因为天降功德,功德又从何处来呢?

他沉思片刻,忽然福至心灵,放出元识沟通天地,很快目光一动,跨越十数万里遥远,降落在了大荒边缘,那里一道遁光正在数道气息的围堵之下,穿行于雷云之中。

这些气息有高有低,强弱不等,最次者甚至不能相比中下品流金丹,强盛者却能够有不弱元婴之威,虽能步踏凌虚,其中也有步伐精妙,飞纵如意者,但仍难免显露出未经长久打磨的粗劣之处。

显然,这些都是大周军中的武圣,作为一条新兴道路上的摸索者,有此表现是十分正常的。

许庄对于这些人的出现并不意外,混元童子渡劫动静甚大,事实上若非他耗费些许功夫,布下了太素匿形大阵,这些人早就寻找到了大荒之中,真正出乎他预料的是——

这些大周武圣围堵中的那道遁光,流露出的圆满气机,实在令他惊喜。

“上品金丹……”许庄没想到,洪象仙竟真靠着一部《道妙试法经》,得到如此成就,从他炼就上品金丹起,《道妙试法经》已可称作是有望元神的道门真法,即使在玄门正宗之中,也可列为别传的上乘道法。

是传下玄门上乘道法,有功德于此界,还是因为洪象仙炼就上品金丹,有功德于道门气运呢?

许庄没对这等玄而又玄之事多作猜测,忽然探手一抓。

十数万里外,洪象仙在数名武圣的追截围堵之中,遁光变化无常,时而化作烟岚,时而化作虹光,有时往雷云之中一藏,还显露出一手藏匿形质的手段,在遁速并未迅疾多少的情况下,竟真周旋自如。

他这遁术也是许庄所创,结合了太素万化遁法与五行遁术的理念,或许暂时不可称之上乘遁术,但显然十分契合《道妙试法经》,而洪象仙也却是将之发挥到了极致,但如此周旋下去,除非尽快觅得破绽逃出生天,大周赶来追截的人手只会越来越多。

洪象仙藏入雷云之中,匿起气机缓缓遁行,正待思索着对策,忽然发觉周身灵机狂涌,面上还未变色,身躯已然一轻。

“这是?”忽如其来的失控,没有令洪象仙生出惊慌,反而叫他心中一喜,果然下一刹那便是天旋地转,他强定灵识感知,发觉仿佛跨越了重重空间,倏尔足下一稳,竟已到了一处云间。

洪象仙抬首一望,果然正是恩师当面,忙不迭伏身欲拜,却有一股无形之力将他扶起,心知这是许庄法力,只得躬身礼道:“弟子洪象仙,拜见恩师。”

许庄微微一笑,朝下一指言道:“坐。”

言罢洪象仙足下便有一团云簇化作蒲团,待他坐下之后,许庄才道:“炼就上品金丹,已是踏上正途,你能有此成就,为师心中甚慰。”

“这数十年,为师对《道妙试法经》又有改进,其中六处增改,三处削芜殊为紧要,趁此一十二日,便在此处讲予你听。”

“一十二日?”洪象仙忽然朝下一望,见那已经缩减了许多的风暴,目中仍然露出震色:“这便是三灾利害。”

许庄只道:“心中若有积攒疑难,宣讲之后也可一并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