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威天炉 烧炼灵壤(第2/3页)

整个过程,仿佛鬼斧神工,甚至不伤神峰一石一砾,比之猿猴开采还要精细,如此诡异的场景,着实惊呆了每一位飞纵入云间的将士。

他们之中,仅有一位功行已几乎达到了武圣极限的人物,感知到了天地间的元气,是如何精妙至极的变化,他忽然之间,便知道了此情此景的由来。

他朝身旁一人喝道:“是脱劫神仙,疾报军中。”言罢竟然不待回应,便将身躯一拔,爆发出惊人的拳意,猛地冲入云霄。

他寻着风中玉的去向,越来越高,隐隐之间,似乎瞧见了一道身影,将风中玉汇聚的河流尽数装入袖中,便要飘飘离去,急切一声大喝:“脱劫神仙!”

“本侯武功大进,想再领教一剑!”

话音方落,武圣忽闻耳旁一声铮鸣,继而才有剧痛传来,恍惚之中,他不知为何想道:“原来人仙之机,不是每次都会眷顾本侯……”

这一次似乎没有破而后立,脱胎换骨了。

武圣闪过最后一个念头,顿时一头栽落云间。

……

洪象仙目睹太乙虹光剑出又归,无暇遥想究竟斩了何人,只是聚精会神,想要揣摩出几分精妙,却是一无所获。

“元神真人的剑术,离我还是太过遥远了。”洪象仙忖道,他在以飞剑术为傲的虚和观中生长,后来又目睹了许庄斩杀冠军侯的剑术,自然对剑术心向往之。

不过他与许庄不同,《道妙试法经》虽然没少涉及剑术之理,修行的却非剑气,而是再精纯不过的玄门法力,想要炼成上乘剑术,还需加倍勤勉才有可能。

许庄将五座神峰的采集而来风中玉收起,沉吟片刻,言道:“倒是堪可够用了,看来免去了往大周宣都一行。”

混元童子摇头晃脑道:“我们将此处席卷一空,不去宣都,对方也会主动来寻。”

许庄微微点了点头,此物十有八九事涉渡劫,他不会退缩,自也不会认为那脱劫人仙会坐视不管,与其抱有侥幸,不如堂堂正正交锋一场,否则他又何必等待混元童子渡劫。

不过前往宣都倒也不是必要,许庄淡淡道:“本来便还另有一道火脉需要借用,直往大威天炉,静候人仙大驾便是。”

大威天炉,乃是此界最有名的一处地肺火脉,这处地肺火脉,本是上古道门所有,后被大周占据,前前后后千百年不曾停歇布置改造,火力比之天然火脉强上许多,大周军中质地堪比法器,甚至法宝的神兵,都是大威天炉产出。

炼制定风丹的第一步,便需以真火烧炼浑天灵壤七七四十九年,许庄自可催生真火,但在如今法力,时间都犹为紧要的形势下,能够借助外力自是再好不过。

此事许庄早有定计,既然省了宣都一行,索性直往大威天炉。

大夷山位处西南,大威天炉却在东方,但对许庄却是咫尺之遥,大夷山的军情还未传至宣都,他便已经到了此间。

大威天炉实为地肺火脉,却名天炉,盖因其本是数十座环形火山,其最高者不过千丈,据地却有超逾数百里广阔,从上方望去,每一座火山的山壁,都烧得炉膛一般通红,处处都是烈焰喷吐,光焰嚣熊,火星飞迸的景象。

许庄略略一扫,便知此处火脉主支便有十数,分支更是不知凡几,在火山之上,到处建、掘、筑有各式炼室,大周军伍中的制式刀枪剑戟,便在这些炼室之中源源不断锻造出来。

此间对大周而言,不可不谓之重地,无数重兵把守,经营得如铁桶一般,但在许庄落往其中一座火山之后,未过多久,便有军令传下,匠师纷纷撤离,军士退出百里,却又隐隐包围着此山。

镇守天炉的军候大将聚集在一处,人人面沉似水,凝重无比,军情疾报通过龙马、金鹰从各营之中四散而去,这只镇守天炉的军队,竟然任由一名道门邪祟入主其中,不敢有丝毫动弹。

但这不是此军畏战,而是早在数十年前,冠军侯身死的时候,军机处的秘令,便传到了每一位军候的手中……

许庄对此自非一无所知,只是置之不理,带着混元童子与洪象仙来到了一座火山之中。

此山乃是这些天炉之中,火力最盛的一座,其地表之下有三道主支火脉交汇,火脉之中神木引火,炼壤塑膛,垒金为炉种种消杀火毒、提升火力的布置,山中炼室更是精巧。

不过许庄对于此些却是视若无睹,只是屈指一弹,渡虚宫旋转着飞到空中,座落到了火脉之上。

这天炉中的布置再是精巧,又岂能与渡虚宫中的炼室相比,只需开启阵法,便能接驳地肺火脉,在法炉之中催生真火,更有禁制可以操纵自如,全然不需许庄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