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2/3页)

“晋王世子?”

朱英闻言微微皱眉,晋王他当然知道,对于晋王的情报,他手里也有不少。

对于世子朱济熺也有一定的了解。

可是,他们来找自己干嘛。

他跟晋王又没有任何的关系。

微微思索后,朱英想到。

难道是因为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的矛盾,世人皆知。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茶楼为朱棣所有,因此被晋王记恨上了?

这也不至于呀。

虽然燕王晋王不和,但是这里可是京师。

在朱元璋镇压的情况下,哪怕诸多皇子间的矛盾再深,也得作出一番兄弟和睦的表面现象来。

“东家,这晋王可能是来着不善,不若东家先避避,由我先去试探一番。”

张伯此刻说道。

晋王名声可不算好,暴脾气传得很开。

这跟他一言不合就鞭挞士兵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晋王朱棡显然继承了其父朱元璋的军事天赋。

虽有残暴之名,但在行军打仗上,却算得上有大将之名。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的身份,但凡有心人都能查到,若是因此恶了晋王,反而不美。”

“想来应该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这里是京师,哪怕是晋王也得小心注意,真要被圣上知晓,想来他也没什么好日子过。”

朱英分析说道。目前的京师相对来说,不管在治安还是其他方面,都还算比较有秩序。

那种后世影视中,纨绔子弟欺男霸女的行径,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京师见到的。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若是地方官员失职,百姓都可以直接举报。

就算是嚣张跋扈的蓝玉等淮西武将集团,在京师里也会小心谨慎许多。

比如皇二子朱樉。

也只是到了藩地没了约束后,才会释放自己的天性。

在京师待着的时候,乖巧得很。

张伯还想再却上几句,大概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类话的意思。

只是被朱英挥手打断。

“走,看看晋王这边突然来寻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朱英既然已经决定,张伯也不能反对,一行人朝着茶楼快速过去。

茶楼二楼雅间,

朱济熺正品着茶,安静的等待这茶楼东家的到来。

朱济熺的性子其实很温和,虽说和儒家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天性也比较喜静。

朱济熺因父亲的缘故,也因为儒家的理念根深蒂固。

或许还有跟朱允炆关系好的原因。

对于朱棣的篡位,一直都是心怀不满。

而后被其弟平阳王朱济熿借机在朱棣面前不断诋毁,朱棣下诏革去他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其父的陵园,改立济熿为晋王。

朱济熺被朱济熿幽禁长达十年,后来被救出,在宣德十年去世,享寿六十一,也算是高寿了。

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活到高寿,跟他心态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世子,这茶楼的东家回来了。”

朱英才到茶楼门口,就被侍卫拦下,而后上楼去跟世子汇报。

朱济熺也没多想,直接下楼。

眼看天色已然有些晚了,他也要赶紧回去跟父王交差。

朱棡虽然疼爱长子,不会揍他。但要是事情没办好,一顿训斥却是难免。

朱英站在自家茶楼门口却不能进入,神色平静从容。

旁边的张伯满脸父愤愤,他是女真人。

作为游牧民族,虽然汉化的程度很高,但有一些从小的理念根深蒂固。

在张伯看来,朱英就是他的主人。

他是朱英的奴仆。

主人受辱,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张伯高大彪悍,骨骼粗大的身材,也给了侍卫不小的压力。

两名侍卫紧紧的盯着张伯,防止其异动。

朱济熺从楼下走下,看到门口的朱英,突然产生一股熟悉的感觉。

不过此刻的他也没多想,边走边笑着说道:“这位东家,却是抱拳,奉我父王命令,特来请东家到晋王府邸一趟。”

“东家尽管放心,我……你……我……”

朱济熺一边走一边说着,几步过去,朱英的面庞已然清晰。

约莫三四米的距离,朱济熺看得清楚了,话还没说完,就已然开始卡壳了。

指着朱英,整个人都说不出一句囫囵话。

“在下朱英,见过晋王世子。”朱英微微躬身作揖道。

听到朱英的声音,朱济熺才平缓下来,深深的吸口气,镇压心中的震惊。

语气依然有些颤抖的问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朱英微微皱眉,不卑不亢的说道:“在下朱英。”

便是这说话间的功夫,朱济熺走到了朱英的面前,仔细观摩朱英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