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咱这心里呀,舒坦!(第3/3页)

从布局、到规模、再到工艺,无一不浓缩了神州千年来都城建筑的精华,说其是神州史上最豪华都城,也是名至实归。

但是这样的都城,却被朱元璋在洪武八年的时候叫停了。

“爷爷,当年为何停下呢。”朱英有些不解的问道。

说到这事,朱元璋有些无奈的解释道:“咱老家太过于荒芜,洪武三年的时候,咱就从江南调了十四万富户过去,想让老家凤阳那边热闹一些。”

“可惜这些富户,宁可背着流民的名头,也要往江南逃回。”

“周边荒地太多,良田稀少,最为关键当时国库都被掏干净了,咱也没想到,劳费如此巨大,便就暂时停了下来。”

朱元璋在内心里,对于凤阳皇都还是非常中意,从南京到凤阳,所距不过四百多里地,并不算远。

而且凤阳的地理位置也很是不错,就是在经济方面差了些。

明初那几年,大明的根基还不够稳固,当时朱元璋也是担心民怨过大,这才停止下来。

“这迁都的事,日后叫交给大孙了,若是看上什么地方,咱爷俩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行。”朱元璋说道。

朱英点点头。

目前的皇宫虽然在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

虽是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

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也不易防卫。

南京宫殿地势不好!迁到凤阳就可以席凤凰山以为殿。

其实在朱英内心里,对于凤阳的宫殿还是比较中意的。

凤阳之所以没发展起来,其实跟地理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人文因素,不过这些在朱英看来,倒也不算太大的麻烦。

等大明帝国的生产力开始腾飞后,将经济中心进行靠向凤阳偏移,这便不算太大的问题。

只是谈论这些,还是有些过早了。

此话过后,朱元璋牵着朱英的手,走到秋千这里坐了下来,缓慢的摇着。

“你小的时候,若是累了,乏了,就是你奶奶抱着你,在这秋千上,摇啊摇,慢慢将你哄睡着。”

“当时咱也想抱着你试试,你这娃儿,最是亲你奶奶,咱一抱着你就哭,到你奶奶怀里,顿时就安静了。”

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丝醋意,似乎在为大孙更加亲近大妹子而不爽。

“当时咱就只能在一旁看着,若是大白天的,还要给你挡着阳光,便是让太监来做都不行,硬是要咱亲自挡着,这才能香甜的睡着。”

“有次咱有点事要去处理,还未离开几步,你就睁开了眼睛,咱见势不妙,便连忙躲在树后。”

“你猜怎么着,当时你呀,才三岁多,一醒来看到奶奶,四周瞅瞅,然后就问大妹子,说:奶奶,爷爷去哪了,怎么看不到爷爷了。”

“嘿,当时咱这里心里呀,真就是如同烈日里喝了大口凉水,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