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第3/8页)

“我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有了弟弟,有了妹妹,更有对我诸多关心的叔叔们。”

“二叔,三叔,四叔,在我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就对我多番帮助,那在京师里置办的茶楼,至今还是四叔送给我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英语气有些颤抖,再次对着朱樉,朱棡,朱棣深深作揖道:“谢谢。”

除了藩王,多数的皇室子孙都是久居深宫。

或许读书多,但在见识和交流这块,哪里能与朱英比,更别这样的话语了。

面对这番真挚的情感流露,许多的皇子甚至眼角都流出了眼泪。

几乎相同的气质,还有那熟悉的感觉,让他们想起来曾经一直呵护,照顾他们的大哥。

年幼一点的,也是听到朱英曾经的苦难,还有现如今作为太孙殿下的他,放下身段的话语,深深感动。

一时间,整个谨身殿中,所有的皇室子孙们,都对着朱英躬身回礼。

台上,朱元璋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不就是他一直所渴望见到的吗。

曾经的朱标,在这一点上,最是得他欢心,现在的大孙,果然这方面也是像他父亲一般。

“好,好,好,咱的年岁已经大了,往后咱们老朱家,就是大孙当家了,能够见到大孙这番爱护自己的家人,咱这心中,甚是欣慰。”

“但是。”

朱元璋语气一顿,进而看向所有的皇子皇孙们,颇有些严厉的说道:“曾经你们的大哥,也是对你么宠爱有加,可若是谁依仗着这份宠爱为非作歹,咱这眼睛里,可是揉不得沙子。”

“大孙,你记好了,可不要因为心软,就不给惩罚,像你二叔,三叔他们,一个个顽劣得很,若是再有犯事,给咱狠狠的打。”

台下的朱樉,朱棡在小辈们面前如此遭父皇训斥,感觉有些面上无光。

尤其是朱樉,若是没有朱英,怕是现在都被禁足在秦王府中。

朱棡似乎察觉到旁边四弟的幸灾乐祸,轻轻冷哼一声。

只是这冷哼,似乎被朱元璋捕捉到了,凌厉的目光瞬间笼罩在朱棡身上。

朱棡连忙作揖道:“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会认真听从长孙殿下的令旨,不敢造次。”

今天是大孙的大好日子,朱元璋也就不与其多作计较了,要是放在平时,怕是直接就拿着杀威棒,亲手过去招呼了。

朱棡见父皇没有多说,心中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余光望向旁边的四弟,心里头极为不爽。

此时刘和小声在朱元璋旁边道:“陛下,吉时差不多了。”

朱元璋点点头起身,带着大孙向奉天殿过去。

后面皇子皇孙们,则是紧紧跟随。

奉天广场之中,文武百官分两侧恭候。

现在说百官都有些不对了,朝官大概四百多人,但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所有带品级的官员,哪怕是清水衙门,翰林院学子,国子监学子。

都是要在奉天广场这里见证太孙殿下的册封仪式。

总数约莫将近五千人,当真是浩浩荡荡。

在这最前方,则是以宁妃为首的六宫嫔妃。

宁妃右侧是吕氏,不过在宁妃左侧的人,引起了六宫嫔妃,及文武百官的注视。

那是着霞帔玉带的叶月清。

此刻的叶月清,完全没有了平日里那份从容,反而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有些惶恐不安。

她没想到,早上醒来的时候,竟是有宫女宦官早就做好准备。

在穿戴上华丽的冠服后,更是被带到了宁妃的左侧。

这其中的意味,叶月清自然明白。

可这些,都是她在梦里才有的事情呀,模糊的叶月清,都已经分不清梦境现实了。

直到晨光破晓,她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一切竟然是真的。

就在心头小鹿乱撞的时候,宁妃拉住叶月清的手,笑道:“月清,不必过于拘束,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要尽快习惯才是。”

“或许有些唐突,不过这也是昨夜我跟陛下商议过,你一直都陪在雄英的旁边,我相信雄英对你,也是很有感情的。”

看着宁妃慈祥的笑容,叶月清的心逐渐宁静了下来,万福道:“谢谢娘娘。”

宁妃轻轻的拍拍叶月清的手,眼神亲近,就如同在看自己的孩子一般。

右侧的吕氏见到这一幕,顿时明白这就是朱英身边的那位女子了。

她没想到的是,宁妃竟然会促使她成为太孙妃。

不过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

陛下年事已高,朱英而今不过十八的年纪,这往后的皇宫,当然就是朱英做主。

朱英的能力众所周知,便是陛下第二都不为过,连陛下都会相让几分,性格自然极为强势。

若是在这个时候,还安排一个娘家势力颇大的女子为太孙妃,大明第二任的皇后,那么后宫其他嫔妃的日子,怕不会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