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冠名,给陛下拜年(第3/3页)

“话不是这么说,现在咱们买的货物,可比往年便宜太多,我看这商会由太孙殿下操持,对于咱们这些老百姓,当真是个大好事。”

“往年几十文都买到的货物,到了现在,差不多都多得半数,当真是天大的福泽。”

宫内宫外,喜气洋洋。

尤其是在京师的百姓,可谓是得到了偌大好处,就算是最下等的流民,也有专门设立地方,供其饱腹。

这么大一笔开支,全由群英商会开出,绝对的大手笔。

“大孙,这般多的钱财,怕是要花费巨大吧。”

宫里头,感受过热闹后的朱元璋,不由找到大孙来询问。

往年的正旦春节,可没这么大的开支,因为本身初建国,国库里也没多少余粮,所以在重大节目上,还是有所控制,相对来说要节俭许多。

这次同意大孙操办正旦春节事宜,可如此宏大的场面,尤其是对于宫中的一些安排,朱元璋好奇之下,看了历经数次修改后的章程,就感觉心口有些堵得慌。

往年章程也不少,但主要是在礼仪方面。

主抓百官朝贺这块。

现在可不仅如此,多了许多节目,表演,戏曲,说书,甚至还有皇宫中专门设定的美食广场。

单单就奉天广场,正旦就有极为宏大的跨年大型节目活动。

里面所涉及到的烟花,就清单便就有十多页。

这让一贯节俭的朱元璋,大呼难以接受。

“爷爷放心,这些花费看似巨大,实则无须花费内帑一分钱,且不止如此,孙儿的商会之中,这些当有得赚。”

朱英自信的回道。

朱元璋好奇问道:“跟咱说说,这么大的花费,咋就有不花钱还能赚钱的道理?”

朱英神秘一笑,解释道:“爷爷可是听过天界寺头香?”

朱元璋点点头,道:“咱自然是知晓的。”

天界寺,京师三大寺庙之首。

历来风俗,早有争头香的说法,认为这可以给人在新的一年带来好运。

现在的争头香,还没有后世那般厉害,花费数百万,只为一头香。

如今能到天界寺,亦或是京师三大寺的灵谷寺和大报恩寺得头香者,不是宫中贵胄,就是朝堂重臣。

商人,即便是花费再多钱财,也没那个资格。

但这可不代表,他们没有这个心思,在后世商业发达起来后,花费最多最大的,便就是商人了。

朱英深谙其道,因此在正旦节日那天,增加了一个环节,便就是这个环节,足以抵扣花销不说,还能有所结余。

而这个环节的名称便是:给陛下拜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