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朱棣的手段(第3/3页)

然井上飞鸟见此,不但没有丝毫同伴死去的悲哀,反而眼神中带着喜色。

朱棣适时说道:“本王一言九鼎,何须欺瞒。”

“本王相信,在倭国那边,自然会有不少豪杰,懂得良禽择木而栖这个道理。”

“不过本王更加相信,与其去选择那些长久生活在倭国的倭人,还不如相信在大明生活多年的你。”

“想来这其中利害,足下应该比本王更为清楚。”

听到这些,井上飞鸟哪还有其他选择。

在这个时候,只能是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朱棣见此,也没犹豫,几剑下去将绳索切断。

井上飞鸟解开束缚后,对着朱棣纳头就拜。

王府里回荡着朱棣的狂笑之声。

……

朱棣的事情,很快就通过锦衣卫这边,反馈到了朱元璋这里。

包括和锦衣卫,群英商会张伯,张三的一些细节,也详细记录在册。

不过朱元璋看完之后,并没有说些什么,显然是默认了朱棣的做法。

而朱英对此,也未多说。

有些时候,人确实需要不少运气,对于倭国的征伐,在朱英看来,远比打压朱棣更为重要。

若是朱棣真的能够一举平定倭国,哪怕把整个倭国让与他建国开藩王,又能如何。

朱英也很清楚,想要彻底的平定倭国,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事情。

三五载能看到希望,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大明这边去了四分之一的军队数量,这意味着不管是朱棣,朱棡,亦或是朱榑,很难再有援军。

只能是从当地土著中进行招募和教化。

这就非常考验个人的能力了。

大明还要迁民辽东,对抗草原,掌控以安南为中心的南越之地。

两百万余众兵卒看似很多,实则多方均分下来,还有些捉襟见肘。

次日,等待许久的京师邸报,终于是开始发售。

在京师,总共有三十六间店铺,作为邸报发售营业。

而一大早,每个店铺的门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龙。

三文钱一张的邸报,谁都想买上一张,哪怕是自己看不懂,往后传给家中子女识字,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在售卖的数量上,朱英自然是做出了诸多限制。

首先是一人仅能购买一份邸报,不得多买。

朱英深知在这等低廉价格之下,绝对会有不少黄牛涌现,借此抬高价格进行二次售卖。

不过现在的邸报属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抬价在所难免。

只能是在每份邸报上右下方,印上售价三文的字样,借此对可能出现的黄牛党进行打击。

至少不会让黄牛价格过于夸张。

随着敲锣打鼓,所有店铺在同一时间开门营业。

只见店铺柜台里面,早就摆满了一层层的邸报。

而随着不断售出,仅仅一个上午,数百万分邸报,已经全部告罄。

此刻每个酒楼之上,所有说书人,都是在讲述邸报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