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手段(第3/3页)

“许多的倭商,他们似乎背叛了商会,那边的货物,自从大明讨伐倭国开始,就已经停止了结算。”

群英商会在倭国当然也是有一点根基的。

跟其他的区域的模式差不多,其中倭国分会,也是以倭人为主。

雪花盐在倭国来说,是非常畅销的商品,其中也涉及到许多的利益交接。

通过这个关联,群英商会在倭国的地位,可是不算低的。

不同于大明的情况,就倭国来说,商人的地位可是相当高的,且能够出海贸易的商人,多数本身就是倭国的贵族。

甚至一些大商人,跟倭国天皇的私交关系,都非常的不错。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倭国对于海贸的需求非常之大,许多货物完全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境地。

往往倭国的商人身边,还会有大量追随的武士。

像是倭寇,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倭商扮演。

“如今我的身份,在外边也不是个秘密,但凡有心之人,自然都会知晓。”

“现在讨伐倭国,那些商人哪怕是想从中牟取一些利益,也不会和咱们搭上关系,这些倒是无伤大雅。”

“目前的关键是,要尽量跟之前的暗线联系上,不能让咱们朝廷的大军,受到太多的损失。”

说到这里,朱英微微停顿一下后道;“你到时候写封信过去给卫光,如果联系上暗线,也不要过于去瞒着燕王。”

“倘若是有机会,该合作的时候,还是要以合作为主,毕竟都是汉人,在对外的时候,不要搞一些小动作。”

听到东家的吩咐,张伯也清楚了对于倭国这边,应该是采取怎样的动作。

同时心里对于东家,也是非常的佩服。

从北平到京师,张伯可谓是一直跟随者。

当初燕王胁迫东家来到京师,虽说从客观上,促成了东家成就太孙。

可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早前燕王完全就是利用东家。

到了如今一看,曾经燕王想要谋取的事务,已然是非常的清楚。

而东家能够在这件事上,真正放下来,就张伯个人来说,便就是格局。

此时外面传来响动。

是蓝田过来了。

“殿下,知府衙门那边来人,是同知宋信,应该是想要询问李树明之事。”

入门后,蓝田抱拳作揖,而后禀告道。

太孙殿下来了,这治安司自然就是太孙殿下为主。

朱英闻言,道;“看来这李树明,在知府衙门的关系还不错,这才多久,不到一个时辰吧,连同知都能请动了。”

“你去办吧,不要让其知晓本宫已经来了,他若问起罪由,你便说起与众多商人沆瀣一气,案例审讯即可,看看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