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3/3页)

若是关系闹僵了,或者是过了头,地主们一闹起来,简单点说就叫民不聊生,一些政策,根本就无法通行下去。

当然,地主阶级是一个统称,每个地方的地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矛盾。

不存在说一棍子打死的情况。

包括村跟村之间,还会因为抢水的事情发生械斗,更别说地主之间了。

而现在朱英的操作,就是要绕开地主阶级,形成一股全新的势力。

随着大明各地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人改换了身份,变成了工人。

平日里的生活,也不是说指望着那一亩三分地了,目前的社会阶级,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变革。

这些是只有朱英自己,才清楚明白的事情。

如何把控好新生势力,便就成了目前的一个问题。

漕帮的存在,可以说就是目前朱英的一次尝试。

因为跟着漕帮干活的,并非是农人,而是工人。

像是外围的成员,最基础的,便就属码头上的搬运工了。

他们天生跟地主,就处于一个对立面上,其中根本的矛盾,在于抢人。

对于百姓来说,给地主老爷种田,或是给漕帮老爷搬货,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是目前来说,当搬运工的待遇,还要比种田来得更为优渥一点。

当百姓作为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引发争抢的时候,那么得到的待遇,自然也会随之提升起来。

曾经的百姓没得选,不给地主老爷种田,就只能饿死。

现在选择的方式多了起来,自然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朱英在镇海卫这里待了四五天。

主要是把漕帮的整体框架,要进行一个严密的设计,之前的漕帮,可以说是非常的散漫,完全就是靠着一些从镇海卫退役的军户来维持。

而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更好的整合,更是要把漕帮的核心成员,以半军事化的形式,去加以操练。

看到比之前更加忙碌起来的镇海卫,朱英不由有些感叹。

自己这算是走了歪路子吧。

只是和地主阶级在政策上搞正面冲突,是会极大可能的动摇国本。

歪路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漕帮的存在,还真有可能是未来朱英几十年的一个大的依仗。

可以预见,随着漕帮发展到大江南北的时候,同时也就意味着,朱英的权力体现,将会直接呈现到百姓作为工人的本身之上。

然就在朱英准备给老爷子写信,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

一封从而来的六百里加急信件,让朱英不得不提前回归。

草原那边,出了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