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孙(第3/3页)

“现在爷爷才六十六呢,依孙儿看,即便是再过一个甲子,又能如何。”

朱元璋哈哈一笑:“再活一个甲子,到那个时候,大孙都已经八十岁了,咱怎么可能活得那般长久。”

“老而不死是为贼,咱都不想去当贼子。”

朱英认真说道:“这也是可能的呀,爷爷的身子骨,一向都好,硬朗得很,再者说了,孙儿查阅史书之中,有那记载的孙思邈,爷爷是知道的吧。”

“西魏出生,历经隋朝一朝,直到唐高宗时期,这才与世长辞,享年一百四十二岁,这比孙儿所言,爷爷再活一个甲子,还要来得更多上十六年呢。”

“他都能活那般长久,怎得爷爷就不行,依照孙儿看来,必然得行,不行也要他行。”

“孙儿可不是胡说,关于医道这块,爷爷当是知晓,孙儿早就有了筹备,致力于发展出医道人材。”

“尤其是跟孙思邈有关的传承医师,孙儿会想尽一切办法,全部都给请到京师来,多多研究有关延年益寿的法子。”

人谁想早死呢,有道是越是到老,便越是怕死。

对于朱元璋来说,整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江山,虽然本身有些迷信,但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朱元璋也就没那么怕死了。

现在想多活几年,无疑是大孙的出现,是朱元璋最大的牵挂。

听到大孙方才所言,朱元璋顿时觉得,还真就有那么几分道理。

“这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孙乎。”朱元璋调侃道。

朱英正色道:“别说六十年,便是这辈子孙儿都是太孙,那就是孙儿最幸福的事情了,因为爷爷可以一直的陪伴在孙儿的身边。”

“不瞒爷爷,孙儿对于当大明的皇帝,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想法。”

“现在距离皇帝这个位置越近,便也就越发清楚皇帝在享受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承担了太多的责任。”

“爷爷的每日辛劳,孙儿是看在眼中,当皇帝,哪有孙儿如今当太孙这般自在。”

“再者说了,大明有爷爷坐镇,孙儿这才敢放开手脚。”

“没有爷爷在朝堂上镇的,孙儿单单应付那些文臣,就怕是手忙脚乱了。”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谁敢欺咱大孙,咱就灭他九族,大孙你且看着,爷爷帮你把这些个文臣,给治得服服帖帖的,保管不敢有任何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