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京师血案(第3/3页)

殿中的蒋瓛和刘和,听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这样的推算,一般人何曾见过,即便是陛下之前,也从未如此跟人筹谋过,亦是没人有这般资格跟陛下对论。

后世有言,古今历代开国皇帝中,论军事才能,以李世民最强,朱元璋次之,可见朱元璋决断筹谋极为顶尖。

怀疑到蓝玉的身上,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从既得利益来说,目前的蓝玉,可谓是嫌疑最大。

朱元璋沉思一会道:“看来这幕后之后,咱说不定还算是认识,得是熟人,才能把咱的心思,也计算进去。”

“此人定是将军军士,且位高权重,掌有实权,最次也是卫所都指挥室一流。”

“不过如此一来,范围就比较大了。”

朱英想了想说道:“四名都指挥使,都是跟随爷爷征战过天下的,本身武艺高强,即便是十来二十人,也不见得是四人对手,至少不会没有半点响动。”

“可见下手之人,并非是强杀,毒杀的可能性最大。”

“定下毒杀之计,必然就有蛛丝马迹可寻,也必然是四人,或者其中相熟之人,才会让四人毫无警惕之心。”

“现在只能等先行查案,而后方可缩小搜查范围。”

朱英顿了顿,继续道:“在这个时候,突然行如此之事,想来此人心中定有怨恨,且还受到了他人的蛊惑。”

听到这话,朱元璋眼神闪烁道:“大孙的意思的是,跟胡党余孽有关。”

朱英点头道:“此人定然是受过胡惟庸的恩惠,那王约的名字,孙儿曾在爷爷给过的名单上看到,是蓝玉曾经的部将。”

“想来大概是淮西人士。”

这件事比较突然,出乎了朱英的预料,或许是蝴蝶扇动了翅膀。

原本今年该出的蓝玉案,在朱英的一番操作之下,也就销声匿迹,若是在原历史上,这人也大概被牵连了进去,自然也不会有现在的事情发生。

可他活了下来,所以也有了谋算的资格。

胡惟庸案,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而后数年,牵连甚广。

曾经的胡惟庸作为宰相,专权让朱元璋都极为忌惮,更是毫无顾忌的提拔胡党。

在被提拔的人眼中,自然对胡惟庸感恩戴德,至今有些残留,也实属正常,毕竟还没拔除整个淮西勋贵集团。

都是老乡,关系错综复杂,即便是朱元璋也难以理清。

朱元璋眼神锐利,道;“大致便是胡党余孽了,咱倒要看看,是哪个被咱留了一命,不知好歹,还敢如此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