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朱元璋的陷阱(第3/3页)

“就咱来说,这些事便也简单,谁若是敢坏咱的规矩,谁就给咱去死。”

“有一个,便杀一个,有百个,便杀百个,杀得没人敢碰,杀得没人敢做,自然也就行了。”

“这些人,该杀,便就是跟那贪官一般,杀得再多对于咱们大明,那也没有什么影响,对于百姓,即便是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头也会拍手叫好。”

“既是造福了百姓,又保障了咱们的威严,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又有何不可呢。”

“大孙,你要记得,咱们是皇家,不需要讲究什么证据,只需要讲究一个公道便是。”

“何谓是公道,公道自在人心,只要是民心所向之事,便就放手手脚去做,只要是违背的民心的人,便就是放开手脚去杀。”

“对,错,对于咱们而言,不重要。”

听到这番话,朱英心中极为震撼。

虽然这个道理说出来便是懂得,可是能真正去这么做的,历来朝代又有几个皇帝可以如此。

皇帝,本就是唯吾独尊。

朱元璋在这一点上,显然可以说是知行合一了。

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名声,不在乎,也不重要。

不服者,杀了便是。

只要大明的根基稳固,些许名声又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民心,反倒不是那些文人嘴里讲述的,是只有自己真正去看,去体会,才能明白在百姓的心中,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当然,朱元璋这话里的意思,并非是教大孙怎么去杀人,也不是遇到什么事情就以杀来解决。

而是告诉大孙,作为皇帝,九五至尊,不要轻易的被束缚住。

看着大孙恍然大悟的神情,朱元璋笑着问道:“大孙且来说给咱听听,准备如何做。”

问是这么问,如果大孙真全部以杀来解决事情的话,朱元璋的下一番教育就要到位了。

前面的话,其实充满着诱导性,朱元璋说出来,就是看大孙心性,会不会轻易的被人所左右。

如果大孙选择的是杀个干净,自然朱元璋早就准备了其他的说辞。

在对于大孙的引导和教育上,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

朱英心中沉思一番后便就回道:“孙儿认为,这些工头之举,虽说霸凌,但罪不至死。”

“如若是展开杀戮的手段,也难免会有一些冤死之辈。”

“其实关键的点在于,不是如何去惩处他们,而是如何的把他们从人群中揪出来。”

听到这话,朱元璋很是满意。

一个合格的君王,自然要有着属于自己的判断。

“大孙觉得如何才可揪出来。”朱元璋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