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注意细节的朱英(第2/3页)

在朱标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其与朱标第三子出生,名朱允熙。

是以朱标去世时,朱允熙还未满周岁。

不过历史上的朱允熙结局并不是很好。

原本被封为徐王。

朱棣夺取皇帝位后,被降为敷惠王,和吕氏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

两年后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

又过两年,府邸火灾,被烧死,时年十六岁,谥号哀简。

府邸起火被烧而亡这等事情,也没什么需要多想的。

当然,那一把火,也同时是烧死了吕氏。

朱元璋其实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儿媳的。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吕氏的贤惠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朱允熙并在幽禁期间,并没有受到什么名师的教导,朱棣自然也不可能给他安排什么老师。

便就是吕氏亲自带着教导,长大的朱允熙依然是极富才学,且风度翩翩,对于政治也是极有见地。

这也让朱棣生了忌惮。

此时朱棣登基四年,传承了朱元璋的性格,朱棣也是极为猜忌,多疑。

且皇位尚且不算稳固。

但凡有任何可能涉及到皇位这块的,朱棣必然是毫不留情。

无法明着杀,那便只能是暗中来了。

不过此世有了变化。

朱英的归来,让大明传承有序,自然不会生出这些事情。

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心中也有几分感慨。

从地位上来说,朱英应该是跟吕氏在对立面的。

其实最早入宫的时候,朱英对于吕氏也有几分排斥。

心中便就等着吕氏的招数。

然而直到如今,吕氏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甚至是任何话语中有过对自己的诋毁。

朱英便就明白,是自己多想了。

直到看到吕氏的第一面,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其可以在常氏之后,得到老爷子的认可,从而扶正成为太子妃。

朱元璋这辈子什么人没见过,能够得到其认可的儿媳,尤其是自己长子儿媳。

必然是经过了严密的考察。

人品,道德,性格,乃至于才学更方面,都有着长期的监视。

这可不是说常氏去世后。

而是从吕氏入宫开始,便就一直有所记录。

否则娘家势力单薄的吕氏,哪里有可能被扶正。

明初这个年代,所有皇子皇孙的正妻,就没有不是门当户对的。

也就唯有吕氏这么一个特殊,且还是太子妃。

“爷爷放心,孙儿这边自当会有所安排。”

朱英开口应道。

原本让朱允炆去占城,朱英也是有照顾的意思。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历史上只是干了两年皇帝的弟弟,朱英也没有那么多的排斥,或者说非要搞什么针对。

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时候微微一愣。

脑海中想起了几类相同的话语。

“请父皇放心,儿臣自当会有所安排。”

这是曾经长子朱标,在参与政务后,经常性会说到的一句话。

一时间,朱元璋心中不由是多了几分悲伤。

“今日便就这般吧,咱有些乏了,关于律法中刑讯逼供这一点,大孙便就自己看着办吧。”

朱元璋摆摆手,便就站了起来。

现在是午膳刚过,朱元璋本身也有睡午觉的习惯,毕竟每天都起得早,想要保持精力当有足够的睡眠才行。

朱英连忙过去搀扶。

他不怎么习惯午睡。

二十来岁的年纪,精力是最为旺盛,别说是春季,哪怕是夏季也不怎么说睡得着。

在没有批阅奏章的情况下。

朱英都会和朱元璋聊很多关于治理上的事情。

比如民生,经济,军士,官员等等。

今日聊到的,便就是律法之中,对刑讯逼供有关的规定。

现在之官场不同于后世,但凡是有涉事之人,刑讯逼供可谓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什么百姓对于上堂都极为恐惧害怕。

不管是有罪的,还是没罪的,只要是进牢房,谁都得是脱层皮才能出来。

滥用刑讯,已然是普遍的现象。

而朱英的意思,自然并非是要废除刑讯逼供,而是要给其设立一个范围,也就是分水岭。

须得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进行刑讯逼供。

至少普通的民事纠纷这块,就不能是有这些现象的出现。

这也是目前对于官员权力的一个遏制。

不至于冒出一堆土皇帝出来。

送老爷子到寝宫后,朱英一直是陪到老爷子入睡这才离开。

回到坤宁宫的时候,叶月清已然是抱着小玉婷睡着了。

看着娘俩熟睡的模样,朱英的心中感觉极为温馨。

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

和现在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对于女儿朱英是极为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