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朱元璋垂帘听政(第3/3页)

更是因为高产作物的关系,导致再也没有了高昂的米价,粮食的价格处于平缓,甚至一直都有下跌的趋势。

这可是真正的让百姓得到了实惠。

免费学堂的开办,对于京师乞丐,流民的处理,还有得到了活路的工人们。

从低层面来看,这些好处,都是在向着真正的穷苦百姓靠齐。

曾经的百姓大字不识,当然现在文盲率一样很高。

但是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当今的太孙殿下,是真心向着他们的。

太孙殿下的长生牌一直很畅销。

自京师往周边地区辐射,不说家家户户吧,几乎是九成的百姓,都在家里头供奉着。

哪怕是不想出这个钱的,也会自己来雕刻一块,于家里头供奉着。

越是年纪大的,就越是虔诚。

这里头的推动,真要说起来,还有锦衣卫的一份功劳。

朱英没有插手,但是朱元璋那边实则是暗中在指挥锦衣卫进行传播。

就现如今的大明来说,朱英个人的声望,已然是超越了先前所有朝代的君王。

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所以现在的朱英,不需要任何的动作,就已经轻松的压制住各藩王宗亲。

别说是朱棣了,即便是朱樉,朱棡,也没有任何要跟朱英作对的心思。

这都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兵权这块,就更加不用说了。

朱英没有选择去抓大将的兵权,而是选择以中层军官作为突破点,不断的对各路卫所,将领,进行一个明谋上的突破。

大明军事学院毕业的将士们,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九成就会心向朱英。

而他们初出茅庐,心思单纯,很难会跟着先前的将领一样同流合污。

即便是有抵抗不住诱惑的,那也是少数罢了。

这些人一般还得罪不起,从军事学院结业的那天起,他们就天然的多了一层同窗的关系。

人在外,抱团是一种习惯。

他们出去之后对职位不算高,一般主要是在百户级别。

可就是这个级别,是真正对于兵权影响力最大的。

当百户足够多的时候,军队里头,这兵权的方向,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先前关于卫所调动的时候,就有些卫所的指挥使想要联合起来抵抗,最后还是被朱英轻松破解。

现在可以说成了气候,再想动什么歪脑子,就很难说了。

因为这些百户严格按照军纪在执行,对于卫所指挥使来说,他们就是太孙殿下钉下的钉子,眼线,牢牢的关注着自己。

当把柄被抓住的时候,那也是只能收敛了。

即便是朱元璋都没有想到,朱英就这么轻松的,破解了自己最为头疼的淮西勋贵武将集团。

就这么在夹缝里,建立出了自己的新兴势力。

朱元璋之所以有垂帘听政的想法,并非是突然的心血来潮。

而是前些日子,朱英出宫的时候,那百万民众自发出行的事情,这才让朱元璋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