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老朱的长远布局(第3/3页)

蒙元灭亡后,也对大元朝念念不忘:“风尘澒洞遗黎老,草木凋伤故国秋。”

后来朱元璋找他出山做官,这哥们不从,居然死在狱中。

类似的诗人还有王逢。

对于朱元璋,一直称呼为南朝天子,其下意识就是窃取了元朝之人。

洪武七年的时候,买的里八剌,也就是元顺帝嫡孙,被朱元璋册封‘崇礼候’,而后被遣返蒙古,也就是北元时。

王逢还特意作诗:“火流南斗紫垣虚,芳草王孙思怆如。”

买的里八剌是洪武二年,李文忠攻陷应昌时抓到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李文忠才得以册封公爵。

这才有了今日的曹国公李景隆。

而这曾经的买的里八剌,便就是现在的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也称作额勒伯克可汗。

蒙古人的名字,向来是比较多,这是各类翻译的缘故。

杀人如麻,剥皮充草的老朱,当然不是这么好心。

洪武二年的额勒伯克只有七岁,朱元璋封了侯爵,赐给宅第,还安排儒家名士教其学问。

到洪武七年遣返的时候,其已经在大明生活了五年。

从七岁到十二岁这个年纪,正是建立三观的年纪,而额勒伯克一直都在大明生活,显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加上五年的循循教导,也体现出了朱元璋的想法。

额勒伯克走的时候,不仅是安排了厚礼,还特意选择了两个蒙元宦官,咸礼、袁不花枯木儿护送。

走的时候,朱元璋对其说道:“尔本元君子孙,国亡就俘。曩即欲遣尔归,以尔年幼,道里辽远,恐不能达。今既长成,咱不忍令尔久客于此,故特遣归,见尔父母亲戚,遂骨肉之爱。”

又对两个宦官交代:“此是故元之嗣也,不幸至此,长途跋涉,尔善视之。”

不同于绝人后代的司马懿,朱元璋这也是显示出自己作为大一统君王,庶不绝元之祀的宽宏大度。

也同时能够让其回到北元之后,能够有所影响。

他日因,今日果。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在被俘虏之后,还是同样的享受到了王爷的待遇,甚至是高得有些过分的缘由所在。

否则曾经就藩北平王府,长期跟北元打仗,杀了不知道多少蒙古人的燕王朱棣,哪里会有现在这么好的处境。

说到底,还是做老子的朱元璋曾经布下的局。

这个事情,其实朱英也是知道的。

在对付北元,最早实行禁运条例的时候,朱元璋当然会将这里头的关系告诉。

也就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朱英就非常的清楚,假若朱棣被俘虏的话,身家性命会得到很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