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汤和之死,一醉方休(第2/3页)

这话里似乎有着两层的含义,不过朱元璋在这个时候,显然没有在乎太多,当下过去扶着汤和起床:“你扶了咱一辈子,咱扶你一把又能如何。”

说出这句话,是朱元璋的情真意切。

遥想当初,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是汤和扶了自己一把,给写信过来去参加义军。

自己去的时候,汤和已经是个小统领了,当初自己还是个大头兵。

从进义军开始,汤和就是在各方面的照顾自己,不仅是让在军队干轻松的活,还是第一次吃上了一口饱饭。

流浪多年,是在投奔汤和之后,才真正吃了饱饭。

也是汤和不遗余力的推荐自己,才能得到郭大帅的看重,从而步步高升,娶了大妹子,有了组建班底的机会。

哪怕是自己的地位,已然是超越了汤和,底下有很多兄弟不服气,汤和也是心甘情愿的推崇自己,帮着建立威信。

如果说没有当初汤和扶自己一把,那么今日的大明,还能有大明吗。

如果没有汤和,自己还能取到大妹子,还能是组建到自己的班底吗。

是汤和将自己,从最底层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转眼间,已然是大半辈子过去。

此刻,这个关乎到一生的贵人,这个和自己一辈子的兄弟,终究是要比自己先走一步了。

或许有人觉得,当初杀戮功臣的时候,是汤和明哲保身,聪慧之下才能活命。

其实就各方面来说,若是谈到忌惮的话,最为忌惮的就应该是汤和了。

就资历来说,汤和才是所有开国功臣中最有资历之人,不仅是军功之上,更是各个将领之中。

哪怕是胡惟庸也好,哪怕是李善长也罢,谁能有汤和这般在各军队之中的威信呢。

或许朱元璋想过动汤和,却从来没有实施过。

院子里,朱元璋和汤和对面而坐,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在整个院子里散开。

汤和已经是一年多没有喝过酒了,这对于曾经嗜酒如命的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诱惑,当下忍不住的端起酒杯,也没顾忌到对面的朱元璋,一口饮下。

火辣辣的穿过喉咙直入腹部,似乎让汤和的整个身子都暖了起来。

朱元璋见此哈哈大笑:“你还是这般的猴急。”

汤和也大笑道:“爽,真爽,咱这两年,实在是太过于憋屈了,天天躺在那病床上,马不能骑,酒不能喝,每天都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还真就不如早些年于沙场上战死得了,就是那敌人太不给力了,没一个能要咱的命,害得咱现在只能是这副模样。”

此刻的汤和,哪里还有垂暮将死老人的样子,活脱脱就是当年的战场杀神。

徐达号称常胜将军,常遇春更是有着常十万的称号,而他汤和,西征北战之下,又哪里是弱过。

听着汤和吹嘘着,朱元璋笑着打击道:“你可莫吹,当年岭北之战,于那断头山下,你可是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咱可是还记得呢。”

汤和顿时有些尴尬的说道:“都这般久的事情了,上位你还记着呢,咱这辈子,也就是那次给丢了颜面,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喝酒!”

当下端起酒杯,和朱元璋对碰之后,再次一饮而尽。

守在旁边的汤晟有些急了,他年纪小,没经历过生死,不懂回光返照这回事,就想着上前劝说。

这陛下过来,好不容易祖父的身体有好转,怎能这般饮酒。

“祖父,你这身体才有好转,还是得少饮两杯才是。”汤晟上前两步开口说道。

汤和朱元璋闻言,相视一笑。

朱元璋道:“你这大孙,还真是心疼你的。”

汤和转头看了看自己这大孙,感叹着回应道:“咱也就剩下这么一根独苗了,能够在这个时候还心疼着咱,也算是如意了。”

“上位,往后的日子里,咱这府里的上上下下,可就要全凭着上位照料了。”

朱元璋却是摆手道:“咱哪里还能照料什么,咱也就比你小个两岁,你这孙子才十多岁大,咱能照看几年,还得是咱那大孙子才行。”

汤和闻言,眼睛一亮。

若是朱元璋满口答应,他还有几分不放心,现在说到让朱英去照看,这是真正的当回事去办了。

太孙也就比自己的大孙大个八九岁,往后年月长着,至少是这辈子的富贵权势没有任何问题。

汤和当下端起酒杯,赞叹道:“说起生孩子,还是上位有本事,这秦王,晋王,燕王,哪个不是军中好手,尤其是上位的大孙子,雄英这小子,可是真正的出乎了咱意料之外。”

“这几年咱虽说一直在这病床上躺着,可大明的变化,实在是一年是一个摸样,有时候半年没出门,再出门的时候,还以为是没在京师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