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3/3页)

“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臣来了,就先给他们卖走一批,也好搞点钱财再行投入到火药司进行研究。”

朱英无所谓的说道。

他本来就没想过说让草原跟帖木儿打出一个什么结果出来,对于大明来说,只要草原上在打仗,就是个很好的事情。

运输了那么多粮食过去,草原各部落又是大力造孩子,总得是要有个消耗的地方吧。

还能真让草原一直壮大,那就给大明留大隐患了。

和平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之上的,弱国无外交。

哪天大明虚弱了,不管是瓦剌还是北元这些得过大明好处的部落,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咬上大口血肉。

怎样让草原一直无法对大明形成威胁,这就是个问题。

其实解决的方法以后世的目光来看,并不算太难,那就让草原一直处于战争之中。

再扩大一点,就是让整个世界都处于战争之中,唯有大明作为安全区域的国家。

除开大明之外,就属帖木儿,奥斯曼,拜占庭三大帝国最为强势了。

但大明现在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可以说是远离三大帝国的战争区域。

草原在这个时候,反倒是成了大明的保护伞。

欧陆的奥斯曼和拜占庭根本不可能跟大明作战,唯一有可能发生战争的也就只有帖木儿了,但也很是艰难。

帖木儿和大明等于是谁先动手谁就吃亏的局面。

通过软实力去削弱帖木儿才是正确的选择。

大明只需要大发战争财就够了。

毕竟,现在的海域之上,大明就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任何帝国都不能与之比拟,差距上何止是一星半点。

朱元璋沉思一会说道;“现在于火器上的发展,咱最近是收到了不少从海上传来的消息,很多其他的国家在火器发展上也有独特的思路。”

“如今咱大明水师经过近几年不断的扩军,现在已经有了将近四十万的兵力,咱最近寻思着,准备是派上水师走南洋,西洋一带进行巡视。”

“一来是可以加强咱大明在海外诸国的威望,震慑诸国,二来也可以做一些海贸上的买卖。”

关于扩张大明影响力这块,朱元璋已经意识到陆地上不仅是耗费大,还很是艰难,倒是对比起来海上就轻松许多。

尤其是南洋这块,水师的路子都已经通了,当然是要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朱元璋一直听着大孙说外边的国家如何如何,实际上在此前大明对于欧陆地区只有很是模糊的了解,现在兴趣来了,也想是派上舰队航行一番。

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不想着万国来朝呢,朱元璋当然是更不例外。

本身来说在朱元璋的心里,中原王朝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天下都应该臣服于大明,哪怕是名义上的。

天朝上国的称呼,可不是简单的敬语,是实实在在的权势。

如今的大明已经让朱元璋感觉为历史上众多王朝之巅峰,即便是强汉盛唐,亦是有所超越。

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让更多的国家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