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帝国大战的序幕(第3/3页)

其中还参杂了文化差异的影响,就算是有人听到,也没有人在乎,不管中东跟欧洲怎么去打生打死,都不会对大明有丝毫的影响。

要知道,为了维持这条军事专线,看似传递毫无用处的情报,大明朝廷每年就要花费近乎四十万贯宝钞的消耗,这在朱英没有入宫前,是大明根本不可能花费的代价。

也就现在大明财大气粗了,才能养得起这么耗费钱财的情报专线。

关键是像这样的情报专线,可不仅仅只有一条。

虽说其他的没有这条路程遥远如此耗费钱财,但总数加起来每年的总消耗也有差不多两百万贯宝钞了。

两百万贯宝钞就现在来说不算什么,可放在官员俸禄改革前,这可是整个大明官员每年的总俸禄支出。

“这奥斯曼帝国跟那拜占庭帝国打起来,大孙觉得哪个胜率会大一些。”

爷孙俩聊天的时候,朱元璋顺势问道。

朱英没有丝毫迟疑:“自然是帖木儿大胜。”

朱元璋有些诧异:“大孙就这般肯定?”

朱英耸耸肩,分析道:“就在当今天下,能打过帖木儿的还真没几个,哪怕是我们大明,若是跟帖木儿临近的话,胜负也算是五五开。”

“帖木儿现在所在的区域,是曾经历史上的强国波斯帝国之所,因为地理区域的性质,现在的帖木儿属于半农耕半游牧的组成,这样的组成非常容易形成强大的战力。”

听到波斯二字,朱元璋亦是同意的点头。

波斯其实跟中原王朝的交流并不少,甚至说很是密集,对比中原时期属于春秋战国。

包括是大明现在,都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影响。

小说里的明教,就是来源于波斯教在中原的分支。

现在的帖木儿帝国,虽然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为主,但已经是被波斯文化所同化。

包括当前的宫廷语言都是波斯语而非是突厥语。

帖木儿现在掌控各地的官员机构,基本上都是由波斯人构成,而波斯人也是帖木儿帝国境内人口最多的群体,是整个帝国人力物力的主体。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帖木儿帝国的地理条件很是恶劣。

扎格罗斯山脉的崇山峻岭,然后是延绵不绝,崎岖复杂的伊朗高原,以及诸多干旱缺水的荒漠,这可比大明的坚城利壁同媲美了。

也就是说,帖木儿对战奥斯曼的时候,帖木儿可以进军奥斯曼完全不用担心奥斯曼能打过来。

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奥斯曼帝国,进入到帖木儿领地会有很大的不习惯,相当于天然的屏障。

简单点讲,就是我随时可以出兵打你,但你没有条件出兵打我。

“当奥斯曼跟帖木儿打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远洋舰队也应该差不多临近了,到时候也可以适当给点压力。”

朱英笑着说道。

这个压力,当然是要给帖木儿的。

谁叫现在的帖木儿太过于强盛了,这完全不符合大明在中亚及其欧洲的利益。

尤其是现在的帖木儿扣押了大明使臣,这就给了很好的借口。

远洋舰队兵力虽然只有一万多,可大明宝船的威慑力,就不止这一星半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