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来自朱英的反击(第3/3页)

可自从大孙来了后,动辄数万万,十万万,真是叫人麻木。

原本宝钞提举司还要压着印宝钞,怕引发宝钞贬值。

现在呢。

一贯宝钞跟一两白银已经来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然而大量的白银不断用来兑换宝钞,导致一定程度上大明的宝钞竟然不够了。

国库的准备金比印刷的宝钞还要多。

只能是不断扩建宝钞提举司,十二个时辰连轴转的进行印刷。

同样,大量的黄金白银不断流入到国库之中。

“要不大孙咱们晚点再收网?”

钱来得太快,即便是朱元璋都有些心动了。

这可是要比抄家还要来得更多啊。

朱英摇摇头:“拖太久不好,现在入场的都是钱庄这些大户,包括勋贵这些有钱的人家。”

“若是拖得久了,必然会有许多百姓也跟着入场,到时候收割起来,反而是坏了民心。”

“如今或许有些贪心之人,但数目很少,多数都在观望。”

现在不比后世,有网络传播,能够实时进行监控房价。

从京师的消息散布到全国,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稍微比较好的方面是这次事件主要集中在各地府城。

府城的官道都经过了改善,驿站的传播速度快,哪怕最慢的地区,一个月的时间消息也足够传过去了。

其中还有个时间差。

那就是各地负责潜伏的锦衣卫上报过程,同样也有这么久。

这个来回,可是上两个月了。

拖得越久,被套入的百姓自然就越多,人都是贪婪的,看到别人在大肆赚钱,哪怕知晓有一定的风险,可怎么会忍得住。

多数的百姓这才刚刚过上温饱线,高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一种随便干什么事都能快速来钱的错觉。

很多人总能听到,某某同乡在哪里发了大财,衣锦还乡。

某某又赚了多少贯宝钞,在城里买了大房子。

谁家娶媳妇的时候,给的彩礼吓死个人。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当房价急速上涨的时候,这跟后世的股票一样,许多韭菜不请自来。

尽快收割可以有力的打击这些钱庄,并且顺带削了一波大户,减少大明目前的贫富差距。

“好,既然大孙说了,那就开始吧。”

这大明都是咱的,就没必要去贪百姓的钱了。

朱元璋这般想着。

朱英点点头,对蒋瓛吩咐道:“传令邸报司,立即将准备好的邸报在明日一早进行发售。”

“同时传令六部给事中,将准备好的‘限售令’,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由驿站通向各布政司。”

“要求各地布政司在接到‘限售令’的第一时间,立马上登当地邸报,并严格检查各地牙行,责令当地衙门户房不得给予更改房契。”

限售令:

但凡购置新房亦或是旧房者,两年内不准许再进行买卖房契。

凭借户籍,自限售令发布起,于同一地区不得购置两套或两套以上房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