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拿我佩剑,今日斩了这逆子!(第3/4页)

同样,自小在马皇后身边长大的徐仪华,也给朱棣很多帮助。

朱元璋说后宫不得干政。

实际上马皇后介入政务他从来不管。

父子俩在这块,都差不多。

徐仪华没接茬,只是转而看向两个儿子,训道:“这王府往后,还不是你们的,贪自家的银子,也亏是你们做得出来。”

“尤其是你,煦儿,你大哥如今在安南主政,得陛下太孙重视,前些日子还来了信件,在那边一切妥善,你就不能学着你大哥一些。”

“若你大哥立下功劳,便可立足于安南,哪里还需要世子的位置。”

徐仪华这是给朱高煦提个醒。

朱高炽在安南已经发展起来,若是一切顺利,不出意外就不会来倭国这里继承王府了。

这往后的王府,自然是朱高煦的。

其也包括王位在内。

其实这些事情,稍微深思一番就能想到。

只是徐仪华已经看出来,自己这个次子,怕是根本没想到这块,否则也不会贪墨自家银子了。

“父王,娘亲,孩儿知错了,再也不敢了。”

朱高煦跪在地上吞吞吐吐的说道。

浮肿的脸上,让他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朱棣见此,冷哼道:“知错,你知什么错。”

“如今你们如此龟爬都到了燕城,可曾听说关于王宫的事情。”

“若不是我早有安排,则你这逆子还会让为父带兵前往,殊不知已然是入了那足利义满的圈套。”

朱高煦有些不敢相信道:“他哪来的胆子,敢于设伏父王。”

朱棣冷哼道:“此前数十载,倭国陷入南北内战之中,而能一统倭国,结束南北之乱的足利义满,岂非是浪得虚名之辈。”

“杀戮倭王宫者,又岂是胆小之辈,他特意封锁了王宫的消息,就是为了让为父跟倭王之事继续下去,如若本王带着军队前往边关,他自然已经埋伏好数十万大军。”

“他确实不敢害本王性命,可是有多少将士会死在这次伏击之下,就名义上而言,此番是本王先行出兵,坏了盟约,他不过是被迫反击,朝廷那边都有得交代。”

“咱们现在私藏矿藏的事,本来就恶了你皇爷爷,倘若亏损如此多精兵,还要去朝廷请罪。”

“你那些叔伯,必会是趁火打劫,夺走交界处的那些矿藏。”

“那时,发展燕王城且放一边,说不定我这燕王,都要被禁足京师。”

听到这些回答,朱高煦,朱高燧两人大汗淋漓,心下惶恐。

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的严重。

而另一边,徐护尤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按照这情况,感觉燕王把自己脑袋砍了都算是轻的。

当初朱高煦,朱高燧要分他银两的时,他实在是不想拿,可不拿,又让两郡王不放心。

左右为难下,只得是受了。

现如今又被朱高煦错口给说了出来,真就是一片无妄之灾啊。

正思索间,燕王的目光转了过来。

“拿了多少。”

听燕王的问话,徐护尤连忙道:“小人拿了五千两。”

朱棣又问:“其他人分了多少。”

徐护尤心中一抖,回道:“随行将士共分一万五千两白银。”

朱棣其实没有要怪罪徐护尤的意思。

别说五千两,哪怕是十万两对于徐护尤来说,其实都不算多。

他知道,还未开海之际,这徐护尤的徐家,就是干的海贸走私的买卖。

开海之后更是大赚特赚。

只不过朝廷对走私海商打击严重,这才让徐家投了自己麾下寻求庇护,同时为燕王府做事。

单单孝敬的钱财,就已经有百万贯之多了。

此事自然是自己那两儿子,逼着徐护尤拿的。

不过朱棣也不会这么轻松的放过他。

“事后去交三十万贯充作军饷。”朱棣随口说道。

徐护尤大喜,连忙磕头:“谢燕王殿下隆恩。”

朱高煦和朱高燧看得是目瞪口呆。

他们欺上瞒下,两人总计分了八万白银。

到了父王这里,一句话就要了三十万贯。

这徐护尤还要感恩戴德。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随行将士所得钱财,就不收了,让他们去到军中各领二十军仗,以儆效尤。”

“至于你们两个,把贪墨的银两如数奉还,去将军位,贬为马卒。”

“这次若能在对战中立功,再考虑恢复官职之事。”

朱棣冷哼着说道。

“王爷英明。”

朱能带头喊道,随后徐护尤跟其他亲卫也随着喊道。

朱棣这是恩威并施。

随行将士每人也就分了一百多贯,朱棣也懒得收回,二十军仗可不是小惩,那可是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