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在倭国的汉人远征军后代(第2/3页)

况且这些倭兵们来到村寨之后,就把地方严格控制了起来,不准许向外传达任何消息。

然而,足利义满却忘记了,在北九州这里,还有一支来自于中原后代。

蒙元时期。

忽必烈两次征伐倭国失败,留下了大明的兵员被倭人俘虏。

在这些俘虏中,蒙古人被直接杀死,而高丽,汉人,则被当成了奴隶。

在后世,这些人于倭国还有个称呼:部落民。

即便是后世繁华之际,朱英穿越来前,部落民也是倭国最底层的人,哪怕是倭国废除了等级制度,但他们依旧被排斥在士农工商四民等级之外,这是倭国的良贱制度。

倭国侵略之际,有良民的喊法,就是来源于此。

部落民被禁止通婚倭国平民,哪怕后世废除了这条律法,但普通家庭的倭国百姓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请私家侦探去查对方的血统,姓氏,族谱。

目前的倭国流传着一句话:不要和贱民结婚。血统一旦被弄脏,就再也不会变干净。秽多的孩子到什么时代都是秽多。

秽多,就是对部落民的称呼。

后世倭国,有一份长达330页的《部落地名总鉴》,记载着倭国部落民的姓名与地址,目的是为排除部落民求职。

这本书是通过秘密获取部落民户籍资料后出版,前前后后被发现有十来个版本。

由于不能大量印刷、公开出售,书的价格很高,但许多倭国企业都拥有此书,以便在录用新人时排除部落民。

他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只能从事‘不洁’的工作,比如挑粪,屠宰之类。

然而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汉人的后代啊。

倭国曾经把南宋视作宗主国,然而俘虏了南宋的子民后,就把他们贬为部落民。

从此可看,倭国即便是在不断吸收中原的文化,号称汉唐宋最忠诚的属国,而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的口号。

下木村。

这里的人,姓氏都被称作下木。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因为一般倭人只有达官贵族才有姓氏,有姓氏的,最少也是个武士,普通人是没有姓氏的。

后世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姓氏,完全是倭国官府强制让百姓自己取个姓,这是十几万个姓氏的由来。

下木村,熟悉的倭国百姓根本不会有所来往,甚至要经过的时候,都是绕路走。

因为这里是部落民的村子,最为脏脏的地方。

后世这个村子没有了,很多部落民为了隐瞒身份,改了许多倭国姓氏。

下木,寓意腐朽肮脏的烂木。

是倭国官府给的称谓。

就是为了区别他们跟普通百姓的身份。

村内。

“父亲,他们抢走了我们所有的粮食,很显然不会再还给我们,我们会有许多人被饿死。”

下木源二对着父亲下木胜里说道,颇有些稚嫩的面孔上,带着很强烈的怒气。

足利义满派过来的伏兵,直接抢夺了他们村子几乎所有能吃的东西。

稍有不顺从者,就被直接斩杀。

在倭国的律法中规定,部落民只相当于七分之一个普通百姓。

如果一个倭人杀了一个部落民,他不会被判定有罪。

要杀满七个部落民,才会被判定为杀人的罪行。

下木胜里闻言,只是叹息一声,而后说道;“让大家多去捕鱼吧,应该可以坚持到下一次的收割,这样就能活下来了。”

下木胜里面色带着几分狰狞:“现在外面,是大明的天下,我不姓下木,我姓赵!”

啪!

下木胜里一巴掌打在了下木源二的脸上。

骂道:“愚蠢,是谁告诉你的。”

下木源二被打后捂着脸,眼神中带着几分愤怒,却站在原地没有动作,回道:“是爷爷在临终前,告诉我的。”

下木胜里神情大变,有些愣愣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片刻后说道:“你是不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

下木源二低着头没有说话,意思非常明显。

下木胜里低吼:“你可知这样,会把所有人都害死的。”

下木源二不甘道:“可是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我们是汉人的后代,为什么要给倭人当奴。”

“只要告诉明军,他们肯定会愿意接受我们,那样我们就能认祖归宗,甚至是,回到祖先生长的地方。”

“父亲大人,这也是爷爷一直以来的愿望啊!”

面对儿子的反抗,下木胜里有些不知所措。

距离蒙古征伐倭国至今,已经过了一百三十年。

如此长久的时间里,下木村哪还有曾经的流传。

诚然在血脉上,因为倭国官府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纯正,但实际上,现在的他们跟倭人,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