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王后公主在路上(第2/3页)

为首的小旗官用突厥语大声喊道。

西域以前的语言体系非常复杂,不过在唐朝时期开始,由于大批操突厥语的突厥人、葛逻禄人、回鹘人进入西域地区,西域的语言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后边的两个王朝,即黑汗王朝和高昌回鹘王国。

由于这两部分突厥人不论在政治上和人数上都占优势,他们与当地原居民通婚、融合的结果是:突厥语逐渐成为西域地区的通用语言,原居民的语言逐渐消亡,不再使用了。

而作为巡查乌斯藏周边地区的小旗官,自然是懂得突厥语的。

当然,朱英也会,还很熟练。

小旗官虽然只有十人,但他们眼神中对于这百人军队毫无疑问的蔑视。

在这平坦的大地上,十骑兵可以轻松吊打百人。

更何况这些装备捡漏的蛮夷。

或许几枪火铳,就让他们彻底崩溃投降。

十骑就这么直接把狐胡国一百士兵包围了。

领头的狐胡国将领,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被这么一番震慑,竟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王后听到外面的动静,掀开帘子看了眼,对两个女儿嘱咐道:“不要出声。”

然后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并且没有带面纱。

王后的美貌,顿时就让小旗官眼睛都看直了,不仅是他,包括其他的骑兵也是如此。

在这荒凉之地,何曾见过如此绝色。

“这位尊敬的大明军官,我们是来自于狐胡国的队伍,这次是奉狐胡国国王的命令,特来向大明进献。”

王后在说话的时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行礼。

说完,从怀中拿出了一册文书捧在手心。

小旗官微微皱眉。

他知道狐胡国,一个很小的国家。

看了看那些狐胡国的士兵,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装束,感觉就普通的盗匪没有区别,但穿着丝绸长袍的女子,显然是贵族。

翻身下马,小旗官走到了王后的面前,从她手中拿过文书翻看起来。

文书上,是用突厥语和汉文写的,后边还有个象征狐胡国的印章。

上面的意思是狐胡国敬仰伟大的中土大明,特进献两位无双美貌的公主给大明太孙。

小旗官有些狐疑的看了看马车。

沉声道:“让她们下来。”

王后没有拒绝,叫道:“艾米拉,依拜蒂,下来吧。”

听到母后的吩咐,艾米拉和依拜蒂依次走了下来。

她们带着面纱,看不清模样。

小旗官说道:“摘下面纱。”

两女没有动静,目光转向母后。

见到母后轻轻点头,这才将脸上的面纱拿了下来。

一股强烈的窒息感,在小旗官的心中升起。

王后的美貌,已经让他心中震动了,而两个公主的模样,更是让他心中惊叹。

周边已经响起了非常明显吞咽口水的声音。

旁边的骑兵,眼睛都看直了。

最难道的是,这两位公主的长得是一模一样。

小旗官压制住心中的贪婪。

有那么一刻,他真的想把这些人全部杀光,占有这两位异域公主,包括这位王后。

只是理智告诉他,这根本就不可能。

当下作揖道:“还请两位公主回马车。”

这个时候,小旗官的声音明显带着几分恭敬。

因为他是个男人,很清楚知道没有谁可以拒绝这样的绝世容颜,而他们的太孙喜好美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他只是个在大明边疆卫所的小旗官罢了。

两女在母后的吩咐下返回了马车。

小旗官和其他男人一同收回了念念不舍的目光。

王后有着不输两个女儿的美貌,可这些在双胞胎面前,就差很多了。

“左右听令,随行护送!”

小旗官向王后抱拳后转身上马,然后大喝道。

原本围着这些士兵的骑兵,转而随行左右。

这里距离乌斯藏都司还有段距离。

……

乌斯藏都司。

在数年之前,其实并没有大明的统兵治所。

朱元璋对乌斯藏采取敕封僧官制度,这里最高领袖为法王,也是乌斯藏都指挥使,相当于地方自治。

洪武十八年正月丙寅,以西番班竹儿为乌思藏都指挥使。

明初任命的乌斯藏都指挥使叫班觉桑布,是蔡巴家族的人,并且是世袭这个职位。

乌斯藏是个很广泛的称呼,按照大明这边的官方意思,就是对西域,吐蕃的最高管理机构。

在朱英改革军制后,自然就看向了自己起家的西域。

乌斯藏这里也迎来了改变。

首先是设立了乌斯藏都司指挥使,并且负责管辖贸易,边关的军事重地。

同时屯兵十万以镇边关,建乌斯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