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后装燧发枪(第2/3页)

现在的巴图,也是这二十位千骑正千户的一员。

本身这两万骑兵中,也是有相当一部分非汉族。

其中女真人都有数千之多。

只不过他们现在,同样都是有着大明的户籍,是真正的大明人氏。

大明现在所崇尚的,就是民族大融合,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有了大明户籍,在身份上就是相同的。

巴图苦笑道:“这可是京师的隐秘,怎么会传到边关来。”

现在的巴图,还兼着边关情报司的职位,所以孙恪才会如此问。

“巴图都不知道,那咱们就只能等着了,也不必着急,今日京师的运送队伍已经入城,顶多是明日应该就知晓了。”

说罢,孙恪起身端起酒杯:“诸位,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等日夜苦练,操练武艺,骑术,等的便就是今日。”

“咱们的父辈曾经追随陛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才有了今日之我们。”

“秉承着父辈的荣光,才有了今日之九边骑,我等岂可让世人小瞧。”

“当年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够做到。”

“莫说曾经,何曾有我们这般军备战马。”

“有道是功名只向马上取,我等要向世人证明,非是只知玩乐的纨绔子弟,同样是能够报效朝廷的英雄丈夫。”

“干了这杯酒,咱们沙场建功名。”

说罢,孙恪一口饮尽,随即将碗狠狠的摔在地上,大喝道:“爽!”

众多千户有模有样,饮尽后纷纷摔碗。

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

当真有豪气干云之势。

楼下听着的掌柜,笑意盈盈。

今日可算是赚大了。

次日。

沙场之上。

两万骑兵排成了整齐的列队。

前头,正是此骑兵总统帅,颍国公傅友德。

也只有他,才能压制住这些勋贵二代们。

在傅友德的面前,这些二代的身份不值一提,曾经他们的父辈,说不定还当过傅友德帐下小兵。

按照要求,这两万骑兵要在这里进行特别考核。

第一项考核的内容就是马上开火。

要在骑马奔驰冲锋的过程中,对着沿途的靶子使用火绳枪射击,距离为五十米。

火绳枪有效射程大约在八十米,这个要求算比较高了,毕竟还在移动的过程中。

冲锋途中三个靶子中两个,才算是过关。

就这一项,两万骑兵要去掉差不多一大半。

这倒不是准确性的问题。

毕竟他们都是大明的精锐骑兵。

主要是策马奔腾的过程中,还要给火绳枪进行装填。

在这个期间是不允许减速的,一旦装填速度过慢,等于就是错过了靶子。

“没想到这次太孙竟然让宋镇抚使亲自押送。”

骑兵在考核,这边傅友德笑着对宋忠说道。

宋忠朝着南京的方向拱手道:“不敢辜负太孙的信任,这些后装燧发枪极其昂贵,若是路上有半点差池,都是天大的罪过。”

“如今我大明研制出火车,震慑万国,许多人为了一些钱财,甘作他人走狗,即便是朝廷中,都有不少藏匿极深的奸细。”

“驿站司遍布大明各地,远离京师,最是容易受到他人蛊惑,因此太孙特意派我进行押运。”

宋忠的话语间,带着几分自豪。

太孙的信任对于锦衣卫来说,就是最大的权力。

哪怕是面对国公傅友德,宋忠也没有丝毫惧怕。

说罢,宋忠朝着旁边挥挥手,后边的锦衣卫当即递过来一个木盒。

宋忠打开木盒,里面躺着精光发亮的后装燧发枪。

“此物名为燧发枪,乃是科研司最新之工艺,尽皆由千锻钢制作而成。”

“我来为国公演示一番。”宋忠介绍道。

看着那程光亮丽的燧发枪,傅友德有些好奇,点头道:“麻烦宋镇抚使了。”

宋忠喝道:“来人,摆靶。”

当即有锦衣卫抬着靶子在远处放下,大约三十米左右。

宋忠骂道:“瞧不起我吗,立即给我退到五十步去。”

能够进锦衣卫的,全然都是军中好手,武艺高强。

就个人武艺而言,宋忠自认为难逢敌手。

而弓箭在军中向来是评判的标准。

百步穿杨当然不行,不过五十步还是没问题的。

在傅友德的视线中。

只见宋忠拿起燧发枪,而后转动枪身旁的小摇杆,枪身当即露出个洞口来。

定装子弹放入洞口,而后反向摇动锁紧,拉动枪栓,宋忠抬枪就打。

轰的一声,淡淡的烟雾冒出。

再看靶子,于接近中心区域,已然是被直接洞穿。

坐着的傅友德看到这一幕,直接就站起身来惊呼:“天下竟有此等火铳。”